[实用新型]非电动除尘粉笔擦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528000.4 | 申请日: | 2014-09-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725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25 |
| 发明(设计)人: | 陈力;何利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B43L21/02 | 分类号: | B43L2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 地址: | 3100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除尘 粉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非电动除尘粉笔擦。按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划分属于作业运输部,印刷分部,书写或绘图器具;办公用品大类,书写或绘图用品小类,黑板或石板的清洁装置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广泛使用的粉笔擦是在平板上直接固定棕毡、碎布等擦料。此种粉笔擦既不能将粉笔细末从黑板表面清洁干净,又无集尘装置,使用时产生大量粉尘进入空气中,污染环境,使用者吸入粉笔灰后严重威胁其身体健康。
为此,以中国专利号200320115563.2为代表的一类,将吸尘器原理应用于粉笔擦,在粉笔擦内安装微型直流电动机驱动吸尘器、集尘腔等,实现除尘的目的。但这种电动粉笔擦结构较为复杂,需要使用电能,且未能解决使用粉笔擦后,部分粉笔细末附着于黑板表面,影响再次书写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电动除尘粉笔擦,既能解决粉笔擦使用时粉尘大,损害使用者身体健康、污染环境的问题,又能解决使用粉笔擦后,部分粉笔细末仍附着于黑板表面,影响再次书写的问题,同时结构简单,不需要附加能源。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是:被浸湿的棉条首先与黑板表面的粉笔字迹接触,粉尘全被黏附在棉条上,而棉条留下的水迹则由紧随其后的干燥海绵迅速吸收,从而达到不仅除去粉尘,同时还清洁黑板表面的目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非电动除尘粉笔擦。由主擦体板、副擦体板、棉条、海绵、导水软管、双口衔接硬管、水卡、隔离挡板、注水口盖、硬质滚动齿轮、储水盒构成。主擦体板、副擦体板、隔离挡板、双口衔接硬管、硬质滚动齿轮、储水盒、水卡均由硬质塑料制成。导水软管由软质塑料制成。主擦体板、隔离挡板、储水盒、水卡均连为一体。副擦体板与海绵,主擦体板与棉条均采用胶水粘合的方式连接。棉条和海绵均为长方体条状。
主擦体板(1)的上表面的一端固定着水卡(9),储水盒(3)与主擦体板(1)连为一体,且位于主擦体板(1)的上部,注水口盖(10)位于储水盒(3)的上表面中部。导水软管的一端与储水盒连通,另一端则封闭,导水软管贯穿整个棉条、双口衔接硬管和水卡,其与棉条接触的部分开有许多细孔。水卡的主要功能是控制水流量,使导入棉条里的水分不会过多,也不过少,从而使棉条的潮湿度始终保持在合理的水平。双口衔接硬管的作用是使导水软管在弯曲处不会产生褶皱,防止水流在弯折处被阻断。棉条则位于主擦体板的下表面,与水卡相对应的一端,并与主擦体板粘连在一起,安放方向与主擦体板的边缘方向平行。隔离挡板与主擦体板连为一体,且位于棉条的内侧。本非电动除尘粉笔擦与黑板表面直接接触的部分,为棉条与海绵,且两者被分隔开,隔离挡板的作用就是将潮湿的棉条和后面干燥的海绵阻隔开。导水软管与棉条接触的部分开有许多细孔的目的是使水能从导水软管迅速而均匀地进入棉条,使棉条湿润。副擦体板整体位于主檫体板的下表面的位置,即隔离挡板的一侧。副擦体板与主擦体板采用凹槽嵌合的方式结合,为可拆卸,能迅速分离的设计。副擦体板的下表面粘连有海绵,海绵层将副擦体板的下表面全部覆盖,厚度和棉条厚度相当。海绵的作用是吸收被浸湿棉条在黑板表面留下的水迹。而主擦体板与副擦体板之间的凹槽嵌合、可拆卸式设计的目的是,当本非电动除尘粉笔擦连续使用,海绵条吸收的水量已达饱和时,可迅速方便地更换另一块干燥且与其完全相同的副擦体板继续使用。同时分离后的主擦体板,可用清水直接将棉条上积累的粉尘方便迅速地清除干净。
附图说明 :
以下为本实用新型的3幅结构示意图。
图1: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主擦体板与副擦体板分离后的结构示意图;
示意图中的零部件的标号说明:
1 主擦体板 2副擦体板 3 储水盒 4双口衔接硬管
5导水软管 6海绵 7隔离挡板 8棉条
9水卡 10注水口盖 11硬质滚动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图1,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实施过程进行进一步的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280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聚苯乙烯包覆硫磺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活性印花黑的合成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