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筛分机的上出料口溜槽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527859.3 | 申请日: | 2014-09-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383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 发明(设计)人: | 石国宏;李玉邦;王银善;于建海;廖利明;韩鹏翔;刘治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11/00 | 分类号: | B65G11/00 |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金耀生 |
| 地址: | 810007 青海省西宁市***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筛分 上出料口 溜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筛分机导料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筛分机的上出料口溜槽。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现有筛分机的上出料口溜槽为斜坡溜槽,该种溜槽使用时物料直接沿溜槽滑落冲击输送带带面,输送带带面持续承受的冲击力大,很容易造成输送带带面损坏,降低输送带的使用寿命,进而增加维护成本。现有的溜槽使用时物料下落时是敞开的,物料沿溜槽下落的过程中会因物料间的相互撞击摩擦产生大量粉尘,造成现场环境污染,对工人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了一种能有效延长输送带使用寿命且能有效降低扬尘的筛分机的上出料口溜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筛分机的上出料口溜槽,设置于筛分机的出料口处且位于输送带上方,该上出料口溜槽为矩形的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面靠近筛分机出料口处设置物料入口,所述箱体的底面远离筛分机出料口处设置物料出口;所述箱体的底面与箱体的侧壁构成物料缓冲区。
优选的是,所述箱体的底面与箱体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箱体的底面与箱体以卡接方式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箱体的底面为两层面板,其中一层面板可沿物料出口处移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上出料口溜槽为箱体结构,使用时可于底面处形成物料缓冲区,避免物料直接冲击输送带,降低输送带带面所受冲击,延长输送带的使用寿命。与此同时,本实用新型的上出料口溜槽可对物料下落过程中因物料间相互撞击摩擦产生的粉尘进行有效隔离,将大部分粉尘封闭于箱体中,降低现场扬尘,有效改善现场工作环境。
(2)本实用新型的底面采用可拆卸方式与箱体连接,便于更换和维修。底面为两层面板的结构形式,通过调整其中一个可移动的面板,可实现箱体物料出口大小和位置在一定范围内的调节,扩大其使用范围,实用性更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安装使用时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2-3所示筛分机的上出料口溜槽,设置于筛分机10的出料口处且位于输送带20上方,该上出料口溜槽30为矩形的箱体1,所述箱体1的顶面2靠近筛分机10出料口处设置物料入口3,所述箱体1的底面4远离筛分机10出料口处设置物料出口5;所述箱体1的底面4与箱体1的侧壁构成物料缓冲区6。
其中,所述箱体1的底面4与箱体1可拆卸连接,优选采用卡接方式连接,显然还可以采用螺栓连接。
其中,所述箱体1的底面4为两层面板(图中未示出),其中一层面板可沿物料出口5处移动,如汽车的天窗或者移动的插板阀门。使用时通过调整其中一个可移动的面板,可实现箱体物料出口大小和位置在一定范围内的调节,扩大其使用范围,实用性更强。
本实用新型的上出料口溜槽为箱体结构,使用时可于底面处形成物料缓冲区,避免物料直接冲击输送带,降低输送带带面所受冲击,延长输送带的使用寿命。与此同时,本实用新型的上出料口溜槽可对物料下落过程中因物料间相互撞击摩擦产生的粉尘进行有效隔离,将大部分粉尘封闭于箱体中,降低现场扬尘,有效改善现场工作环境。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278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螺旋塔式辊道输送机
- 下一篇:一种移动式玻璃放置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