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开闭的接油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527535.X | 申请日: | 2014-09-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423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 发明(设计)人: | 程永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照港集团岚山港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N31/00 | 分类号: | F16N3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768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开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油装置,特别是一种自动开闭的接油装置。
背景技术
轴承座加润滑油是为了防止干摩擦,干摩擦在短时间内产生的热量足以使金属熔化,造成机件的损坏甚至卡死(许多漏水或漏油的车辆出现拉缸、抱轴等故障,主要原因就在于此),因此必须对轴承座给予良好的润滑。润滑油要按照保养周期及时更换,放出旧油后,要对机构进行清洗,然后再加入新油。在进行放旧油、清洗、加新油的操作过程中,避免不了废油的洒落,废油洒落在地面或其他地方,给后期的清理工作带来很大不便。目前,也存在一些结构简单的接油装置,在接油操作完成后,仍然处于敞口状态,敞口的接油装置很容易被碰倒使废油洒出,而且容易将工具遗落到敞口的接油装置中,非常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开闭的接油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开闭的接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机构、开闭机构和接收机构,所述的固定机构包括底座、转盘、支撑架和椭圆撑架;所述的转盘上有一通孔,支撑架的下端穿过通孔与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转盘的上表面固定有多个脚蹬;所述转盘的上表面还有一凹槽,凹槽内活动连接储油桶的底部;所述的支撑架上有一套筒,所述的套筒套在支撑架上,所述套筒上的通孔内螺纹连接一紧固螺栓,所述的套筒与一固定板的一端固定,所述的固定板通过一连杆连接椭圆撑架;所述的开闭机构包括四个长条杆,所述的长条杆之间相互铰接,形成一个可以改变角度的菱形架,在其中一个铰接处的铰轴转动连接固定板远离套筒的一端,所述的菱形架位于椭圆撑架的上方;所述的每个长条杆内部中段均有一沿长轴走向的空腔,以椭圆撑架长轴为中线,一侧空腔内填充电磁铁,另一侧填充磁性杆,两侧空腔位置相对应;所述的两个电磁铁并联,并通过双刀双掷开关与电源电路连接,所述双刀双掷开关连接一脚踏开关变极性按钮,所述的脚踏开关变极性按钮固定在转盘上;所述的每个长条杆的内外两侧均有凹陷,所述的接收机构包括接油袋、漏油导管和储油桶,所述的接油袋上端覆盖在长条杆上,通过卡扣将接油袋卡在长条杆上,接油袋上端露出卡扣;所述的接油袋的下端有漏油孔,漏油导管在漏油孔处与接油袋固定连接,漏油导管的下端与储油桶活动连接。
上述转盘上的通孔内固定有轴承。
上述的支撑架为外筒套内筒式伸缩杆。
上述的漏油导管为软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
1、操作使用方便,省时省力,避免了废油洒落地面,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2、在整个使用过程中,工作人员可根据工作需要随时控制开闭机构的开闭,省时省力,方便快捷。
3、有效避免了装置意外推倒时造成的废油洒落,以及避免了工作过程中工具不小心遗落到装置中,同时开闭机构闭合后,有效阻挡了废油气味的散发,保证了维修场所内的环境卫生。
4、可以接收多次换油操作的废油,无需接一次清理一次,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接收机构和固定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长条杆和接油袋之间连接关系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固定机构、开闭机构和接收机构。
所述的固定机构包括底座16、转盘1、支撑架2和椭圆撑架3。所述的转盘1上有一通孔,支撑架2的下端穿过通孔与底座1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优化方案中,所述的通孔内固定有轴承。所述转盘1的上表面固定有多个脚蹬4,可以方便工作人员对转盘1的转动。所述转盘1的上表面还有一凹槽,用于活动连接储油桶14的底部。所述的支撑架2上有一套筒5,所述的套筒5套在支撑架2上,可以沿支撑架2上下滑动,所述套筒5上的通孔内螺纹连接一紧固螺栓,通过紧固螺栓方便套筒5在支撑架2上固定。所述的套筒5与一固定板7的一端固定,所述的固定板7通过一连杆连接椭圆撑架3。优化方案中,所述的支撑架2为外筒套内筒式伸缩杆。
如图2所示,所述的开闭机构包括四个长条杆6,所述的长条杆6之间相互铰接,形成一个可以改变角度的菱形架。在其中一个铰接处的铰轴转动连接固定板7远离套筒5的一端,所述的菱形架位于椭圆撑架3的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照港集团岚山港务有限公司,未经日照港集团岚山港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2753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火炬气抽吸压缩机串联系统
- 下一篇:充压自然机油循环式润滑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