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低温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27292.X | 申请日: | 2014-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848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骆德育;张江南;周雄建;杨文灼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瑞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4/02 | 分类号: | F24H4/02;F24H9/20;F25B41/06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罗伟平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低温 空气 源热泵 热水机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制冷制热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超低温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
技术背景
目前,空气源热泵(Air Source Heat Pump,ASHP)是环保型高效节能的供热装置,热源是环境空气,具有无污染物排放的特点。目前,我国空气源热泵应用日趋广泛,在建筑节能,替代燃煤供热等工程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空气源热泵以电能为驱动力,将室外环境空气作为热源,向被调节对象提供热量。这种环保、高效的能源供给方式在低位能源利用方面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现有的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多是由压缩机、风侧换热器、风机、水侧换热器、节流元件、制冷剂R22、智能控制系统及相应的水系统组成。其工作原理是制冷剂R22在风侧换热器中蒸发吸收空气中的热量,经压缩机压缩后在水侧换热器中冷凝放热,把吸收的热量释放到水系统中,向用户提供生活热水。这种制热水方式COP值高,节能环保,综合经济效益好。现有的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虽存在着以上优点,但还存在着以下不足:在低温环境下,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因吸气量少,出现了排气温度高、制热能力和能效降低等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超低温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在低温环境下,不会出现排气温度高、制热能力和能效降低等现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超低温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包括压缩机、热水加热器、过冷管、过热器、主路节流装置、风侧换热器和气液分离器,所述压缩机、所述热水加热器、所述过冷管、所述过热器、所述主路节流装置、所述风侧换热器和所述气液分离器依次连通形成一制暖回路,所述压缩机、所述热水加热器、所述过冷管和所述过热器依次连通形成一补气回路,所述制暖回路和所述补气回路并联。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超低温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的一种改进,还包括旁通除霜阀,所述旁通除霜阀与所述制暖回路并联。当需要除霜时,所述旁通除霜阀打开,启动防霜回路实现防霜功能。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超低温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的一种改进,还包括次路节流装置,所述次路节流装置和所述过热器形成一回路,该回路与所述制暖回路并联。可以配合主路节流装置一起工作,实现主路和次路的运行互不干涉,使冷媒流程系统能安全、可靠的运行。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超低温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的一种改进,所述次路节流装置包括次路截止阀和次节流阀,所述次路截止阀和所述次节流阀依次与所述过热器连通。通过过热器将冷量与被冷凝后的液态冷媒中的热量进行交换,变成低温气态冷媒,然后被压缩机吸入。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超低温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的一种改进,所述风侧换热器内设置有风机,该风机为变速风机,夏季低速运行,冬季高速运行,提高了风侧换热器的换热性能。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超低温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的一种改进,还包括分液器,所述分液器内设置有双节流吸液式分液装置。所述双节流吸液式分液装置包括一级节流装置及一级节流装置的出口连接的二级节流分液装置,降温后的液态冷媒经一级节流装置节流降压后成为低压较低温的液态冷媒,通过进液管进入储液筒中,利用储液筒的存液功能,使经一级节流装置节流降压后的气态和液态冷媒分层,因进液管出口高于分液毛细管入口,使得进入分液毛细管中的均为低压较低温的纯液态冷媒;并且利用分液毛细管的虹吸、节流原理,使得蒸发器上冷媒分布均匀,制冷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包括压缩机、热水加热器、过冷管、过热器、主路节流装置、风侧换热器和气液分离器,压缩机、热水加热器、过冷管、过热器、主路节流装置、风侧换热器和气液分离器依次连通形成一制暖回路,压缩机、热水加热器、过冷管和过热器依次连通形成一补气回路,制暖回路和补气回路并联。在低温环境下,通过上述的制暖回路和补气回路配合工作,使得本实用新型不会出现排气温度高、制热能力和能效降低等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瑞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瑞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2729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多孔预制混凝土成型胎模
- 下一篇:一种预制装配式景观护坡/岸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