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适应防臭地漏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27193.1 | 申请日: | 2014-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124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陈菊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菊芳 |
主分类号: | E03F5/04 | 分类号: | E03F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2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适应 防臭 地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漏,具体涉及一种自适应防臭地漏。
背景技术
现在楼房的厨房、卫生间、阳台这些地方的地面上都设计安装有地漏,用于排放污
水。现有的地漏大多具有防臭的功能,其结构主要包括地漏主体、挡筛和地漏盖,挡筛设在地漏主体的内部,防止大的杂物落进下水道的水管内,地漏盖设在地漏主体的上端口,防止大的杂物落进地漏主体。这种结构往往不能保证很好的密封,有可能导致臭气窜入房间。
实用新型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适应防臭地漏,通过压力防臭水封件自适应密封壳体,防止臭气、蟑螂等进入到房间。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适应防臭地漏,包括地漏框、过滤盖、滤网、压力防臭水封件和排水桶,所述地漏框上设有排水桶,排水桶内设有压力防臭水封件,压力防臭水封件的顶端从下到上依次设有滤网和过滤盖,所述地漏框设有四级台阶,从下到上依次为第一台阶、第二台阶、第三台阶和第四台阶,排水桶位于第一台阶上,压力防臭水封件位于第二台阶上,滤网和过滤盖依次位于第三台阶和第四台阶上,所述排水桶为底部密封的筒状结构,排水桶上部设有若干个出水口;当有水进入到地漏中,压力防臭水封件呈打开状态,水进入到下水管中,当没有水进入到地漏中,压力防臭水封件呈闭紧状态。
作为优选,所述压力防臭水封件包含壳体、位于壳体上部的水封盖和位于壳体上方的活动部件,壳体为中通结构,水封盖通过连杆与活动部件连接,活动部件内部为空腔,活动部件内的连杆上套有弹簧,出水口的最底端位于壳体的下端面上面,在静止状态下,弹簧顶住活动部件使得壳体的底部为密封状。
作为优选,所述过滤盖上分布若干个漏水孔。
作为优选,所述滤网上设有若干个圆弧槽。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自适应防臭地漏,设有两层密封装置,第一层为压力防臭水封件,使得壳体密封,第二层为排水桶形成的水封,具有密封效果好,而且地漏排水效果好,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适应防臭地漏,包括地漏框7、过滤盖1、滤网6、压力防臭水封件和排水桶8,所述地漏框7上设有排水桶8,排水桶8内设有压力防臭水封件,压力防臭水封件的顶端从下到上依次设有滤网6和过滤盖1,所述地漏框7设有四级台阶,从下到上依次为第一台阶、第二台阶、第三台阶和第四台阶,排水桶8位于第一台阶上,压力防臭水封件位于第二台阶上,滤网6和过滤盖1依次位于第三台阶和第四台阶上,所述排水桶8为底部密封的筒状结构,排水桶8上部设有若干个出水口,出水口的最底端位于壳体3的下端面上面;当有水进入到地漏中,压力防臭水封件呈打开状态,水进入到下水管中,当没有水进入到地漏中,压力防臭水封件呈闭紧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压力防臭水封件包含壳体3、位于壳体3上部的水封盖2和位于壳体3上方的活动部件4,壳体3为中通结构,水封盖2通过连杆9与活动部件4连接,活动部件4内部为空腔,活动部件4为椭球状,活动部件4内的连杆9上套有弹簧5,在静止状态下,弹簧5顶住活动部件4使得壳体3的底部为密封状,当有水流入到地漏中,由于水的重力的作用,导致活动部件4压缩弹簧5,活动部件4与壳体3之间形成缝隙,水从缝隙流出;所述过滤盖1上分布若干个漏水孔,所述滤网6上设有若干个圆弧槽,防止头发等杂物进入到地漏中。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当有水流入到地漏中,地漏中由于水的重力作用,使得活动部件4压缩弹簧5,活动部件4下移,使得活动部件4与壳体3之间留出缝隙,水从缝隙中进入到排水桶8中,水从排水桶8中的出水口中流出。当长时间不使用地漏后,由于排水桶8中的水高于活动部件4,使得下水管中的臭气进入不了房间内,而且由于活动部件4顶住了壳体3的底部,使得壳体3底部也形成了密封状态,形成双层密封,防臭效果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菊芳,未经陈菊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271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细轴用钢丝挡圈快速装配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上装式低温球阀在线维修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