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发光功能的汽车手动操纵杆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26835.6 | 申请日: | 2014-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140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石中玉;顾为华;李治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韧干巷汽车系统(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9/02 | 分类号: | F16H59/02;F21V3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吕伴 |
地址: | 201518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发光 功能 汽车 手动 操纵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换挡零部件,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发光功能的汽车手动操纵杆。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变速换挡机构分为自动换挡机构和手动换挡机构。手动换挡机构中的手动操纵杆的手球上一般是没有发光功能的,无发光功能的操纵杆在夜间驾驶中的安全性能较差,而且美观性也不及具有发光功能的操纵杆。其次,由于手动操纵杆的结构相对于自动换挡机构中的自动操纵杆较为复杂,故手动操纵杆上的手球难以通过导线接通电源。而现有技术中的手动操纵杆也一小部分是具有发光功能的,但多位外接线束,且多为自行改装,这些技术安全性能不佳,在手动操纵杆操作过程中导线极易损坏,且安装极为不便。
为此,申请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找到了解决上述问题的办法,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装配简单、导通性能稳定、安全可靠、对周围零件无影响的具有发光功能的汽车手动操纵杆。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具有发光功能的汽车手动操纵杆,包括杆体以及配置在所述杆体顶端的手球以及配置在所述手球内的发光体,还包括一可拆卸地装配在所述杆体顶端的插座,所述插座上设置有插孔,所述插座的底部向下引伸出一与电源连接的导线,所述发光体具有一插脚,装配时,所述发光体上的插脚刚好插入所述插座的插孔中使得所述发光体导通电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杆体包括上杆体以及下杆体,所述上杆体的下端与所述下杆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上杆体设置有一轴向贯通其上、下端的通道,所述上杆体的下端的外周面上设置有一开口向下的U形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下杆体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均布有若干用以将所述插座的导线固定在所述下杆体上的固定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发光体还包括电路板以及若干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板面上的发光灯珠,所述发光体的插脚设置在所述电路板的下板面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手球包括手球本体以及透明盖板,所述手球本体的顶部设置有一用以容纳所述发光体的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的底部设置有一供所述发光体的插脚穿过的插脚通孔,所述透明盖板将所述发光体压装入所述容置槽内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透明盖板的下板面设置有一对卡脚,在所述发光体的电路板与所述透明盖板的一对卡脚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一对插槽,在所述容置槽的底部与所述透明盖板的一对卡脚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一对卡槽,装配时,所述透明盖板的一对卡脚穿过所述发光体的电路板上的一对插槽后与所述容置槽底部的一对卡槽配合固定。
由于采用了如上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手动操纵杆上布置接插件,很好地解决了发光体电源导通的问题;其次,导线先在操纵杆内走线,再与电源电连接,避免了导线易损坏的情况,保证了导线良好导通。本实用新型同时也满足简易快速装配的需求,保证了装配的流畅性及简便性,并且对周围的零件无任何影响,安全性能极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上杆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下杆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手球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手球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透明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发光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敬请参见图1,图中给出的一种具有发光功能的汽车手动操纵杆,包括杆体100、手球200、发光体300以及插座4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韧干巷汽车系统(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德韧干巷汽车系统(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268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