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除雾器冲洗水门的排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25204.2 | 申请日: | 2014-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143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徐荣田;侯保成;杨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神华国能集团有限公司;神华国能宁夏煤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1/06 | 分类号: | F16K31/06;F16K31/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孙向民;肖冰滨 |
地址: | 10001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冲洗 水门 排气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除雾器冲洗水门,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除雾器冲洗水门的排气装置。
背景技术
鸳鸯湖电厂一期工程除雾器冲洗水门采用开关型气动门,现有的排气装置如图1所示,该装置包括气缸2,在气缸2内运动以推动阀门3的活塞1,用于进气和排气的上管道7和下管道8,用于控制气体从上管道7和下管道8进出气缸2的电磁换向阀6以及用于排出气缸2内气体的下管道排气阀10和上管道排气阀11。
当除雾器冲洗水门关闭时,电磁换向阀6通过气动开关关闭下管道8的排气口,打开下管道8的进气口,打开上管道7的排气口,并关闭上管道7的进气口,从而实现从风源5流入的气体从下管道8进入气缸,并在该气体推动活塞1向上运动期间从上管道7排出气缸内位于活塞上部的气体。当除雾器冲洗水门打开时,电磁换向阀6通过气动开关打开下管道8的排气口,关闭下管道8的进气口,关闭上管道7的排气口,并打开上管道7的进气口,从而实现从风源5流入的气体从上管道7进入气缸,并在该气体推动活塞1向下运动期间从下管道8排出气缸内位于活塞下部的气体。
然而,上述技术方案存在活塞1上下运动的速度过快导致连接活塞1与阀门3的连杆推动阀门3的动作也会过快造成吸收塔内部衬胶冲坏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特提供一种能够控制气体排放流量的除雾器冲洗水门的排气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除雾器冲洗水门的排气装置包括:气缸、在所述气缸内运动以推动阀门的活塞、用于进气和排气的上管道和下管道以及用于控制气体从所述上管道和下管道进出所述气缸的电磁换向阀,该装置还包括:调节阀,位于所述下管道和/或上管道的排气口处,用于调节气体从所述气缸内排出的流量。
其中,所述调节阀包括:阀座;阀芯;以及旋钮,用于调节阀座与阀芯之间的间隙大小,以控制流经该间隙的气体流量。
其中,所述调节阀包括:下管道调节阀和上管道调节阀,分别位于所述下管道和上管道的排气口处,用于调节气体从所述气缸内排出的流量。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排气装置中的排气阀更换为调节阀,可对气体的流量进行调节,从而减缓推动阀门的活塞的运动速度,解决了由于阀门动作过快所造成吸收塔内部衬胶冲坏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排气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排气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活塞 2 气缸
3 阀门 4 下管道调节阀
5 风源 6 电磁换向阀
7 上管道 8 下管道
9 上管道调节阀 10 下管道排气阀
11 上管道排气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下文将配合所附图示,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排气装置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除雾器冲洗水门的排气装置包括:气缸2、在所述气缸2内运动以推动阀门3的活塞1、用于进气和排气的上管道7和下管道8以及用于控制气体从所述上管道7和下管道8进出所述气缸2的电磁换向阀6,该装置还包括:调节阀,位于所述下管道8和/或上管道7的排气口处,用于调节气体从所述气缸2内排出的流量。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排气装置中的排气阀更换为调节阀,可对气体的流量进行调节,从而减缓推动阀门的活塞的运动速度,解决了由于阀门动作过快所造成吸收塔内部衬胶冲坏的问题。
其中,所述调节阀可包括:阀座;阀芯;以及旋钮,用于调节阀座与阀芯之间的间隙大小,以控制流经该间隙的气体流量。
其中,所述调节阀包括:下管道调节阀4和上管道调节阀9,分别位于所述下管道8和上管道7的排气口处,用于调节气体从所述气缸2内排出的流量。
所述电磁换向阀6为二位五通电磁换向阀,其工作原理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神华国能集团有限公司;神华国能宁夏煤电有限公司,未经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神华国能集团有限公司;神华国能宁夏煤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252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