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圆筒形旋转拖把桶的倒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24246.4 | 申请日: | 2014-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720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杨建明;李宝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冠达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L13/58 | 分类号: | A47L13/5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212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筒 旋转 拖把 倒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清洁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圆筒形旋转拖把桶的倒水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需求也不断增强。传统的旋转拖把桶由于桶本身比较大而笨重,再加上水的重量,使得在倒水的过程中比较困难,且不易一次性倒干净。人们在使用旋转拖把的时候,桶底下面常常被弄脏,所以在倒水的过程中,由于通常是一手握住提手,一手扶住底部,这时底部的赃物就会沾染在手上,导致人们在倒水之后还要重新去洗手。
鉴于以上的情形,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圆筒形旋转拖把桶的倒水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实用美观、省时省力的优点,让使用者在倒水时,只需扶住桶底的倒水抓手,就能够轻松的将旋转拖把桶里的水全部倒出来。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具有结构简单、方便合理、实用美观、省时省力等特点的圆筒形旋转拖把桶的倒水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一种圆筒形旋转拖把桶的倒水装置,它包括桶体(1)、桶盖(2)、提手(3);所述的桶盖(2)安装在桶体(1)上,所述的提手(3)铰接在桶体(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桶体(1)底部包含倒水抓手(11)。
进一步的,所述的倒水抓手(11)手呈四指形状便。
进一步的,所述的倒水抓手(11)固定在桶体底部,为桶底的加强筋,增加了桶底的强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势如下:
1. 采用的倒水抓手呈四指形状,易于用手扶住,符合人体工程学,让使用者在倒水时,能够感觉更加舒服且这种方式更具人性化;
2. 倒水抓手同时也作为桶底的加强筋,增加了桶底的强度,使得桶底的稳定性更好。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圆筒形旋转拖把桶的轴测图;
图2 是本实用新型圆筒形旋转拖把桶桶体的轴测图;
图3 是本实用新型圆筒形旋转拖把桶桶体的仰视图;
图4 是本实用新型圆筒形旋转拖把桶桶体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示出了一种筒形旋转拖把桶,它包括桶体1、桶盖2、提手3;所述的桶盖2安装在桶体1上,所述的提手3铰接在桶体1上。
参照2所示,示出了筒形旋转拖把桶桶体,所述的桶体1底部包含倒水抓手11,倒水抓手11为四指形柱面结构;倒水时,可以一手握住提手3,一手扶在倒水抓手11上,轻松地将旋转拖把桶里的水横向倒出,用此方法倒水可以将旋转拖把桶里的水倒得更加彻底。结合图3、图4所示,倒水抓手11呈现四指形状,易于用手扶住,符合人体工程学,让使用者在倒水时,能够感觉更加舒服且这种方式更具人性化。所述的倒水抓手11作为桶底的加强筋,增加了桶底的强度。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圆筒形旋转拖把桶的倒水装置,结构简单、实用美观、省时省力,在实际使用时,扶住桶底的倒水抓手,就能够轻松的将旋转拖把桶里的水全部倒出来,提高倒水效率。
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冠达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冠达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2424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