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雷电预警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523931.5 | 申请日: | 2014-09-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459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 发明(设计)人: | 高攀亮;黄晓红;刘岚岚;黄添 | 申请(专利权)人: | 银川锦天乐防雷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T4/00 | 分类号: | H01T4/00;G01R29/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750002 宁夏回***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雷电 预警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雷电防护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雷电预警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雷击产生的危害,一般采取的措施是安装避雷针、避雷线、避雷网等接闪器,进行接闪,然后将雷电流引至大地,避免雷击建筑物等设施造成的危害事故。雷电防护系统的基本原理是:空中带电的雷云由于静电感应在地面的物体上感应产生与雷云中电荷极性相反的电荷,随着空间雷云产生电场的增强,雷云对地产生向下的下行先导,而地面上物体则会产生向上的上行先导,当上行先导与下行先导之间距离足够小,则会发生雷云与大地之间的放电现象。在地面设施上安装接闪器,如避雷针,就是利用其高度和引下线、良好的接地等条件,使其产生的上行先导以较地面其它上行先导提前与雷云产生的下行先导相遇,将雷击引到接闪器上,避免周围设施遭受雷击,例如,申请人的专利号为201320870684、名称为“避雷防雷装置”的中国专利提供的技术方案就可以有效的将雷击引到接闪器上,避免周围设施遭受雷击。
申请人的专利号为201320870684、名称为“避雷防雷装置”的中国专利提供的技术方案虽然可以有效的将雷击引到接闪器上,但是还存在以下问题:不能统计避雷防雷装置所处位置遭受雷击的情况,也无法提供雷电预警功能。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提供雷电预警及统计雷击情况的防雷电预警装置。
一种防雷电预警装置,包括引雷设备、电磁波定向发射器、雷击计数器、扩音器、太阳能电池组件、蓄电池、数据处理设备、场强感应探头、无线通信设备,引雷设备与雷击计数器电性连接,数据处理设备与电磁波定向发射器、雷击计数器、蓄电池、扩音器、无线通信设备、场强感应探头电性连接,蓄电池还与太阳能电池组件、电磁波定向发射器电性连接。引雷设备接收雷雨云层中的雷电荷,并将雷电荷引入大地;场强感应探头感应防雷电预警装置所在区域的大气电场,并产生对应的场强电信号,数据处理设备获得雷击计数器产生的雷击次数值,数据处理设备采集场强感应探头产生的场强电信号,并根据采集到的场强电信号产生对应的场强值,在判断出场强值大于预设的基准场强值时,输出启动信号给电磁波定向发射器,以及控制扩音器、无线通信设备工作,并将预存的报警音频信息转换为音频信号后提供给扩音器,及将获取的雷击次数值、预存的雷击预警信息及通信地址信息提供给无线通信设备;电磁波定向发射器响应启动信号,开始向雷雨云层发射定向电磁波,以将雷电引至引雷设备;扩音器输出报警声音以提示处在防雷电预警装置附近的人员注意雷电安全;无线通信设备根据通信地址信息将雷击预警信息、雷击次数值发送给对应的雷电防护运营管理人员。
优选的,引雷设备包括防雷器、引流金属支撑杆、泄流器,防雷器与引流金属支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引流金属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泄流器电性连接,泄流器的另一端接地;防雷器包括第一金属圆形件及第二金属圆形件,第二金属圆形件设置在第一金属圆形件上表面上;第一金属圆形件上表面为凸起的曲面,且第一金属圆形件上表面的中心位置最高,第一金属圆形件的上表面的边缘延伸出环形凸缘;第二金属圆形件的上表面的边缘延伸出环形凸缘;第二金属圆形件位于第一金属圆形件上表面的中心位置,且第二金属圆形件的下表面与第一金属圆形件的上表面接触;第一金属圆形件开设有电磁波通过孔,电磁波定向发射器的发射端指向第一金属圆形件上的电磁波通过孔;泄流器包括泄流金属支撑杆、泄流金属壳体、支撑座,引流金属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泄流金属壳体的顶部的上表面电性连接,泄流金属支撑杆的一端与泄流金属壳体的底部的下表面电性连接,泄流金属支撑杆的另一端固定在支撑座上后接地。
优选的,泄流金属壳体为长方体,数据处理设备、雷击计数器、蓄电池、电磁波定向发射器设置在泄流金属壳体内,电磁波定向发射器的发射端及场强感应探头外漏在泄流金属壳体外,太阳能电池组件设置在泄流金属壳体外,且位于泄流金属壳体的一端,泄流金属壳体的另一端设置有绝缘引导件,绝缘引导件具有第一引导喇叭口、第二引导喇叭口,第一引导喇叭口位于第二引导喇叭口的上方,且第一引导喇叭口、第二引导喇叭口的喇叭开口方向相同,扩音器固定在第一引导喇叭口中,无线通信设备固定在第二引导喇叭口中,以通过第一引导喇叭口、第二引导喇叭口来引导声波、无线电波向预定方向传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银川锦天乐防雷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银川锦天乐防雷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239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