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平衡安全电动独轮车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523783.7 | 申请日: | 2014-09-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778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 发明(设计)人: | 张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航 |
| 主分类号: | B62H1/12 | 分类号: | B62H1/12;B62K1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1113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平衡 安全 电动 独轮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类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智能平衡电动独轮车,采用的是陀螺仪传感器控制平衡,并不是真正的自平衡,要骑行者前倾、后仰、左、右摇摆身体,才能加速、减速,转弯也很困难,且不能刹车,很不安全,且结构复杂,成本高昂,不太理想。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平衡安全电动独轮车,是利用车身本身的低重心平衡轮,加上巧妙的龙头及把手,就能达到随意加速、转弯、刹车的自身平衡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由鞍座、鞍座立管、鞍座立管套筒基座、龙头、刹车把手、加速把手、车叉、脚踏板、平衡轮支管、电池盒、平衡轮和车轮组成的自平衡安全电动独轮车,其特征是:在车叉上部焊接有鞍座立管套筒基座,鞍座立管套筒基座中心设置有通孔,通孔内设置有相匹配的、可旋转的、连接鞍座的鞍座立管,立管上向后方焊接有平衡轮支管,支管末端设置有电池盒,电池盒下方设置有左右两个平衡轮;鞍座立管套筒基座前方焊接有龙头横管,横管两端设置有向前向上的斜管,斜管端部分别设置有调速把手和刹车把手,车叉叉内设置有护泥板和车轮,护泥板前端设置有脚踏板。
使用时,因前轮与后两个平衡轮形成三角稳定平衡,所以可直接坐在鞍座上,扭动调速手把,即可向前运动,产生陀螺效应,不会侧翻。当遇到紧急情况需刹车时,捏住刹车手把,就可刹车。需转弯时,可轻轻将脚稍离脚踏板,然后像骑自行车那样轻转龙头,即可转弯。在转弯完成后,再将脚放回脚踏板。因为转弯时脚踏板是随着龙头、车叉和主动车轮转动,而鞍座是与平衡轮支管、电瓶连接在一起,属于从动,所以等转弯完成后,才能恢复原状。再把脚放回脚踏板。
本实用新型,完全排除了现有电动独轮车利用陀螺仪传感器的原理,将简单的转椅原理反用:即上面鞍座(转椅)不转,下面的基座带动车轮转弯。其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随意加速、刹车、转弯,安全效果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全景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侧视示意图。
图中1.鞍座,2.鞍座立管,3.鞍座立管套筒基座,4.龙头横管,5.刹车把手,6.调速把手,7.车叉,8.护泥板,9.刹车盘,10.脚踏板,11.平衡轮支管,12.电池盒,13.平衡轮,14.车轮。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在车叉7上部焊接有鞍座立管套筒基座3,鞍座立管套筒基座中心设置有通孔,通孔内设置有相匹配的、可旋转的、连接鞍座1的鞍座立管2,立管上向后方焊接有有平衡轮支管11,支管末端设置有电池盒12,电池盒下方设置有左右两个平衡轮13;鞍座立管套筒基座前方焊接有龙头横管4,横管两端设置有向前向上的斜管,斜管端部分别设置有调速把手6和刹车把手5,车叉叉内设置有护泥板8和车轮14,护泥板前端设置有脚踏板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航,未经张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237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功率LED驱动电路
- 下一篇:LED照明调控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