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腹腔内出血血液回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23715.0 | 申请日: | 2014-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931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发明(设计)人: | 上官建营;王湘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官建营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0050 甘肃省兰州市七里***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腹腔 内出血 血液 回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腹腔内出血血液回收器。
背景技术
目前,宫外孕等腹腔内大出血病人,若发病时间较短、出血量较多、未凝固、无污染、无外来血源情况下,血液回收后经处理再经静脉回输体内,可抢救病人。以往回收血传统方法:用小药杯回收,用卵圆钳夹住小药杯边缘伸入腹腔取血,因小药杯与卵圆钳之间有空隙,常将大网膜、肠管的组织夹入其中,容易造成大网膜、肠管的组织的损伤,操作者手及器械反复进出腹腔,容易造成血液的污染与破坏,操作不安全、不方便、易污染。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特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腹腔内出血血液回收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腹腔内出血血液回收器,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端设有储液瓶,所述储液瓶的上端一侧设有吸引管,所述吸引管与储液瓶的连接处设有过滤塞,且吸引管上设有单向阀,所述吸引管的排气端与设置在底板的吸引器相连接,所述吸引器上一侧设有排气孔,所述储液瓶的上端另一侧设有抽引管,所述抽引管的吸入端与吸引球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过滤塞为网状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储液瓶为透明材质制成。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负压吸引病人腹腔内的积血,不会造成大网膜、肠管的组织的损伤,操作者手及器械不需要反复进出腹腔,不会造成血液的污染与破坏,操作安全、方便、不易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储液瓶;3.吸引管;4.过滤塞;5.单向阀;6.吸引器;7.排气孔;8.抽引管;9.吸引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一种腹腔内出血血液回收器,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上端设有储液瓶2,所述储液瓶2为透明材质制成,这样便于观察储液瓶2内的收集血的量,所述储液瓶2的上端一侧设有吸引管3,所述吸引管3与储液瓶2的连接处设有过滤塞4,所述过滤塞4为网状结构,过滤塞4能够防止回流气体对储液瓶2内的污染,且吸引管3上设有单向阀5,防止气体回流,所述吸引管3的排气端与设置在底板1的吸引器6相连接,所述吸引器6上一侧设有排气孔7,所述储液瓶2的上端另一侧设有抽引管8,所述抽引管8的吸入端与吸引球9相连接,而且吸引球9防止造成腹腔的损伤,其中吸引球9的表面上设有若干个吸引孔(图中未示出)。
其具体实施方式为:工作时,将吸引球9放入病人的腹腔内,启动吸引器6在储液瓶2形成负压,此时病人腹腔内的积血通过吸引球9、抽引管8吸入储液瓶2内,直至将病人腹腔内积血吸干净为止,这样就不会造成大网膜、肠管的组织的损伤,操作者手及器械不需要反复进出腹腔,不会造成血液的污染与破坏,操作安全、方便、不易污染。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官建营,未经上官建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237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于医院护理的尿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环保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