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腐盆式橡胶支座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23278.2 | 申请日: | 2014-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978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何巍;高康平;陈飞;许鹏;范里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海润工程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04 | 分类号: | E01D19/04 |
代理公司: | 武汉荆楚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15 | 代理人: | 王健;王春娇 |
地址: | 430084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腐 橡胶 支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橡胶支座,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防腐盆式橡胶支座,属于桥梁减隔振技术领域,适用于潮湿易产生腐蚀的海洋环境中的桥梁。
背景技术
盆式橡胶支座,其由钢构件与橡胶组合而成,是一种常用于铁路桥梁及公路桥梁的支座;其具有承载能力大、容许支座水平位移量大、转动灵活等特点,且重量轻,结构紧凑,构造简单,建筑高度低,加工制造方便,节省钢材,降低造价等优点,是适宜于大跨桥梁使用的较理想的支座。
但是,现有的盆式橡胶支座均由碳钢材质制造,采用油漆涂装防腐,漆层易脱落,防腐性能不强。当该种橡胶支座应用于海洋环境中时,海水会对盆式橡胶支座产生严重的腐蚀作用,而且海洋微生物、附着生物及它们的代谢产物等都对腐蚀过程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加速作用;同时,海水极易进入盆式橡胶支座中并形成积水,从而影响盆式橡胶支座的性能并加速橡胶的老化,降低其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的盆式橡胶支座防腐性不强、使用寿命较短等问题,提供一种防腐盆式橡胶支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防腐盆式橡胶支座,包括盆体组件、橡胶垫和活塞组件,所述的橡胶垫设置于盆体组件和活塞组件之间,所述的盆体组件上端面上和活塞组件下端面上分别设置有多个锚棒,所述的盆体组件为开口朝下的盆状体,所述的盆体组件、活塞组件和锚棒由202不锈钢材料制作而成。
所述橡胶垫的一端开设有密封凹槽,该端位于盆体组件出口处,所述的密封凹槽内设置有密封铜环。
所述盆体组件内壁和活塞组件外壁之间的接触面上设置有橡胶密封圈。
所述盆体组件外周面上设置有防尘罩组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工作可靠。本实用新型包括盆体组件、橡胶垫和活塞组件,盆体组件为开口朝下的盆状体,能有效防止积水;且盆体组件内壁和活塞组件外壁之间的接触面上设置有橡胶密封圈,由此增长了橡胶垫的使用寿命,保证了本盆式橡胶支座工作可靠。
2、本实用新型中盆体组件、活塞组件和锚棒由202不锈钢材料制作而成,能够有效防止本盆式橡胶支座在潮湿环境中产生锈蚀,实现本盆式橡胶支座在海洋环境下的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盆体组件1,橡胶垫2,活塞组件3,锚棒4,密封铜环5,橡胶密封圈6,防尘罩组件7。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参见图1,一种防腐盆式橡胶支座,包括盆体组件1、橡胶垫2和活塞组件3,所述的橡胶垫2设置于盆体组件1和活塞组件3之间,所述的盆体组件1上端面上和活塞组件3下端面上分别设置有多个锚棒4。所述的盆体组件1为开口朝下的盆状体,能有效防止积水,增长橡胶垫2的使用寿命;所述的底盆组件1、活塞组件3和锚棒4由202不锈钢材料制作而成,即底盆组件1、活塞组件3和锚棒4采用防腐性较好的1Cr18Mn8Ni5N不锈钢材料制作而成,从而能够有效防止本盆式橡胶支座在潮湿环境中产生锈蚀,实现本盆式橡胶支座在海洋环境下的应用。
参见图1,所述橡胶垫2的一端开设有密封凹槽,该端位于底盆组件1出口处,所述的密封凹槽内设置有密封铜环5;密封铜环5用于防止橡胶垫2变形挤出。
参见图1,所述盆体组件1内壁和活塞组件3外壁之间的接触面上设置有橡胶密封圈6;橡胶密封圈6用于阻止外界的杂质进入本防腐盆式橡胶支座内。
参见图1,所述盆体组件1外周面上设置有防尘罩组件7,防尘罩组件7能够有效阻止外界灰尘、污物进入本防腐盆式橡胶支座内。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上述结构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海润工程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海润工程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232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