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脱水包装釜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23195.3 | 申请日: | 2014-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071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钱平;张玉格;程晓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苏青水处理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9/01 | 分类号: | B01D29/01 |
代理公司: | 江阴大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7 | 代理人: | 杨新勇 |
地址: | 214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脱水 包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化工机械领域的装置,具体的说是用于离子交换树脂脱水及包装的脱水包装釜。
背景技术
离子交换树脂是一种带有交换离子的活性基团、具有网状结构和不溶性的高分子化合物,在食品、医疗等领域具有广泛的用途。在离子交换树脂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树脂进行水洗以实现其纯度;在水洗之后,需要进行脱水处理之后才能进行包装以方便储存和运输。
目前对离子交换树脂脱水的办法主要有离心脱水或挤压脱水。离心脱水方式脱水率过高,容易使离子交换树脂干化;而挤压脱水方式容易破坏离子交换树脂的结构;两种方式都会影响离子交换树脂的品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一种适合具有多孔结构的离子交换树脂的脱水包装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脱水包装釜,包括釜体,釜体的顶部设有进料口,底部设有出料口,进料口与带有进料阀的进料管连接,出料口与带有出料阀的出料管连接;釜体固定于支架,通过支架使釜体的出料管出口与地面之间留出可用于放置包装袋的间隙;釜体的上部设有抽真空口,经真空阀与真空泵连接,釜体的下部为圆锥形,且釜体下部内壁上固定有滤网,滤网将釜体内部空间隔成滤网内侧和滤网外侧;出水口设置于滤网外侧的釜体处,出水口与带有出水阀的出水管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脱水包装釜的脱水方式不同于真空抽滤的方式;其是通过真空泵从釜体上部的抽真空口使离子交换树脂内孔隙中的游离水脱出离子交换树脂,通过在釜体的圆锥形下部内壁固定滤网,将游离水与离子交换树脂分开,既可克服单纯真空脱水易导致离子交换树脂干化、能耗高的问题,又可克服通过单独滤网分离效率低的问题。离子交换树脂用这种脱水包装釜脱水之后即可包装,且不会对离子交换树脂的结构产生破坏。为了提高脱水效果,优选地,所述滤网环绕整个所述釜体的下部。
为了方便收集被抽离离子交换树脂的游离水,优选地,所述釜体下部内壁向所述釜体外局部凸起,形成由上至下延伸的凸棱,所述出水口设置于所述凸棱的下部。
为了提高游离水的收集效果,优选地,所述釜体下部设有多条凸棱,各凸棱分别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管包括出水主管和与出水主管连接的若干出水分管,各出水分管分别与各出水口连接,所述出水阀设置于所述出水主管上。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多条凸棱均匀地分布在所述釜体的底部。
为了使脱水终点容易检测,优选地,所述出料管沿出料方向依次设有第一、第二出料阀。
为了改善脱水效果,优选地,所述釜体内还设有搅拌器,搅拌器连接设置于所述釜体的外顶部的驱动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固定于机架的釜体作为脱水装置,实现了离子交换树脂水洗后的高效脱水,在整个脱水过程中,离子交换树脂的结构不受破坏,不易受污染,且脱水终点易于检测,脱水之后可以直接包装。具有结构简单、控制方式简便、便于实际操作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脱水包装釜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沿I-I的一种俯视示意图;
图3是图1沿I-I的另一种俯视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2中脱水包装釜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仰视图;
图6是实施例3中脱水包装釜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4中脱水包装釜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架;2、釜体;3、滤网;4、出水管;5、出水阀;6、真空阀;7、真空泵;8、出料管;9、进料管;10、进料阀;11、凸棱;12、搅拌器;13、驱动电机;21、进料口;22、出料口;23、滤网内侧;24、滤网外侧;40、进口;41、出水分管;42、出水主管;43、出口;81、第一出料阀;82、第二出料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苏青水处理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苏青水处理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231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效防冻液过滤罐
- 下一篇:一种球孢白僵菌菌株SCWJ‑2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