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导叶的管道输送泵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22949.3 | 申请日: | 2014-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136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路阳阳;杨晓峥;陈玉党;丁明杰;郭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恒星泵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1/00 | 分类号: | F04D1/00;F04D29/08;F04D29/00 |
代理公司: | 丹东汇申专利事务所 21227 | 代理人: | 路云峰 |
地址: | 118003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导叶 管道 输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管道输送泵,特别是一种带焊接叶片式导叶的管道输送泵。
技术背景
目前带导叶的管道输送泵其导叶全为铸造式,导叶的水力线型不易保证,叶片表面光洁度不好。另外,壳体密封环与叶轮密封环的配合处为直线式密封结构,泵泄流大,容积效率低,影响泵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进行改进,以提高泵的水力效率,减少泄流,提高泵效率,便于装配和维修。
本实用新型包括有上泵体1、下泵体2、叶轮3、泵轴4、导叶5、壳体密封环6、叶轮密封环7、泵轴套8、缷压套9、圆螺母10、机械密封11、左轴承装置12、右轴承装置13;
其特征是,导叶5由若干个弧形叶片17和左右盖板18a、18b构成,在左右盖板18a、18b上安叶片17的弧形要求分布开设有叶片17安装槽A,安装槽A可以是通槽, 叶片17插入左右盖板18a、18b上开设的安装槽A中,叶片17左右两端分别与左右盖板18a、18b焊接固定。
为了提高泵的容积效率,减少密封环泄流损失,壳体密封环6的内环面与叶轮密封环7的外环面采用多台阶梯面配合,即壳体密封环6的内环面与叶轮密封环7的外环面采用2-3个台阶梯面配合,以使液体的泄流阻力增大,泄流量减少,提高了泵的容积效率,进而也提高了泵效率。
为了使左轴承装置12、右轴承装置13中的轴承16a、16b的拆卸方便,便于维修,在泵轴4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轴向孔41、45和与该轴向孔41、45相通的径向孔42、46,在泵轴4的轴面上对应径向孔42、46开有环形凹槽43、47,径向孔42、46对应开在轴承16a、16b内环面处。其在维修、拆卸轴承16a、16b时,可向轴向孔41、45内注入高压油,高压油通过径向孔42、46和环形槽43、47均匀地作用在轴承16a、16b的内环上,使轴承16a、16b的内环受力膨胀与轴4产生间隙,方便拆卸轴承16a、16b,便于维修。
本实用新型导叶5水力线型易保证,流道光滑,水力效率高,加工方便,壳体密封环6的内环面与叶轮密封环7的外环面采用多台阶梯面配合,泄流减少,泵效率提高。轴承拆卸方便,便于维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导叶5主视图。
图3是图2左视图。
图4是图2的A-A剖视图。
图5是泵轴4的左端部剖视图。
图6是泵轴4的右端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包括有上泵体1、下泵体2、叶轮3、泵轴4、导叶5、壳体密封环6、叶轮密封环7、泵轴套8、缷压套9、圆螺母10、机械密封11、左轴承装置12、右轴承装置13;
导叶5由若干个弧形叶片17和左右盖板18a、18b构成,在左右盖板18a、18b上按叶片17的弧形要求分布开设有叶片17安装槽A,安装槽A可以是通槽,叶片17插入左右盖板18a、18b上开设的安装槽A中,通过工装固定位后,叶片17左右两端分别与左右盖板18a、18b焊接固定;
壳体密封环6的内环面与叶轮密封环7的外环面采用2-3个台阶梯面配合;
在轴4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轴向孔41、45和与该轴向孔41、45相通的径向孔42、46,在泵轴4的轴面上对应径向孔42、46开有环形凹槽43、47,径向孔42、46对应开在轴承内环面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恒星泵业有限公司,未经辽宁恒星泵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229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剥标签和使用其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主轴密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