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动制动管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21818.3 | 申请日: | 2014-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100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涛;汪先锋;段术林;游海涵;邬景军;徐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金龙客车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17/04 | 分类号: | B60T17/04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朱庆华 |
地址: | 211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动 制动 管路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客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动制动管路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客车中,气路辅助系统和手制动系统各需一个储气筒,使得客车的气动制动管路系统变得尤为复杂,不仅增大了所需的布置空间,而且还增大了布置难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气动制动管路系统具有结构复杂、所需布置空间大且布置难度大等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布置空间小且布置难度小的气动制动管路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气动制动管路系统,包括打气泵、四保阀、前桥气路总成、后桥气路总成、辅助与手制动气路总成、第一储气筒和制动总阀;
前桥气路总成包括第二储气筒、第一快放阀、第一前制动气室和第二前制动气室;
后桥气路总成包括第三储气筒、继动阀、第一后制动气室和第二后制动气室;
辅助与手制动气路总成包括第四储气筒和外接气源;
打气泵与四保阀的进气口相连,四保阀的第一出气口与第二储气筒的进气口连通,而第二储气筒的出气口依次通过制动总阀和第一快放阀分别与第一前制动气室和第二前制动气室连通;
四保阀的第二出气口与第三储气筒的进气口连通,而第三储气筒的出气口通过制动总阀与继动阀的进气口连通,且继动阀的出气口分别与第一后制动气室和第二后制动气室相连;
四保阀的第三出气口连接有第一三通阀并分为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第一支路与第一储气筒的进气口连通,而第一储气筒的出气口连接有第二三通阀,且第二三通阀的第一出气口通过第一电磁阀分别连接有第一前空悬气囊和第二前空悬气囊,第二三通阀的第二出气口通过第二电磁阀连接有第一后空悬气囊、第二后空悬气囊、第三后空悬气囊和第四后空悬气囊;第二支路与第四储气筒连通;
外接气源连接有第三三通阀,第三三通阀的第一出气口依次通过手制动器和第二快放阀与第一后制动气室和第二后制动气室连通,第三三通阀的第二出气口与第四储气筒连接。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快放阀分别通过第三电磁阀和第四电磁阀与第一前制动气室和第二前制动气室连接。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三储气筒的出气口依次通过制动总阀、第四三通阀和行车制动灯开关与所述继动阀的进气口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气动制动管路系统中,辅助与手制动气路总成包括第四储气筒和外接气源,其中,该外接气源与第三三通阀的进气口连接,第三三通阀的第一出气口依次通过手制动器和第二快放阀与第一后制动气室和第二后制动气室连通,第三三通阀的第二出气口与第四储气筒连接,由此可知,本实用新型所述气动制动管路系统中气路辅助系统和手制动系统共用第四储气筒,不仅不影响所述气动制动管路系统的正常工作,而且与现有技术相比,减少了一个储气筒,也相应地减少了管路和管路接头,节省了大量的布置空间,也减轻了布置难度,人工成本也有所下降。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气动制动管路系统中,第二储气筒的出气口依次通过制动总阀和第一快放阀分别与第一前制动气室和第二前制动气室连通,第一快放阀的设置用来调节输入和输出压力的比值以达到改善整车的制动性能的目的。同样,第三三通阀的第一出气口依次通过手制动器和第二快放阀与第一后制动气室和第二后制动气室连通,第二快放阀的设置页能达到改善整车的制动性能的目的。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继动阀的出气口分别通过第五电磁阀和第六电磁阀与第一后制动气室和第二后制动气室连通。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手制动器与第二快放阀之间设有双通单向阀。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打气泵与四保阀的进气口之间依次设有冷凝器和干燥器。冷凝器和干燥器的设置能分别起到对打气泵输出的压缩空气进行冷却和干燥的作用。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干燥器还连接有再生筒。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第一储气筒的出气口与第二三通阀之间依次设有第一溢流阀和管路滤清器。第一溢流阀的设置主要起到定压溢流的作用,保持整个气动制动系统的稳定性;而管路滤清器的设置能对压缩空气进行除杂。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第二储气筒和第三储气筒上均设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的设置保证了所述气动制动管路系统能对第二储气筒和第三储气筒内部的空气压力进行实时监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金龙客车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金龙客车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218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节电系统
- 下一篇:一种时间序列数据挖掘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