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海洋石油立柱式平台原理的环保型高抗拔力吸力锚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21173.3 | 申请日: | 2014-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528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古国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古国维 |
主分类号: | B63B21/24 | 分类号: | B63B21/24;E02D27/5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26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海洋 石油 立柱 平台 原理 环保 型高抗拔力 吸力 | ||
技术领域
基于海洋石油立柱式平台原理的环保型高抗拔力吸力锚,是一种解决水下工程需提供高抗拔力的新型锚,属海洋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自沉式锚桩基础简称吸力锚,是应用海洋工程公知技术的新型锚,该技术早在60年代就有文献提出讨论,70年代后期进入小尺度和大尺度试验,1980年国外SBM公司首例用于油田系泊系统,80年代国内天津大学等单位对本技术研究亦取得很大成果,并逐渐应用于国内海洋石油开发。该锚原理是锚体如倒扣的箱体,开口一面沉放水底后,通过上盖预埋通气管,对箱体排气减压以造成压差,使锚体克服土的阻力贯入至设计标高。由于锚体克服土的阻力的贯穿力,取决于锚体自重加箱体排气减压造成的压差,所以在浅水区这种压差会显得不足,目前大多数吸力锚方案,都在锚体顶面加钢筋混凝土压载,由本人研发的专利”带水力冲刷助沉及加固地基设置的水下杯形基础”专利号ZL 2010 2 0276443.0提出了桩前端增设水力喷射系统,通过水力冲刷减小土的阻力,从而实现助沉,在海床土质不良时,用同一系统喷水下专用砂浆,或水下专用水泥粉方法,则可以达到加固地基目的。该综合措施为吸力锚的深入应用扫清了障碍。
鉴于我国基建规模大,每年都制造了大量建筑垃圾,据国家住建权威部门研究报告,每万平方米拆除的旧建筑,将产生7000至12000吨建筑垃圾。我国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至40%,每年产生新建筑垃圾4亿吨。这些垃圾的运输、处理和存放,都会对当地环境造成影响,用建筑垃圾代替锚体顶面加钢筋混凝土压载,不但经济上可行,也有利于科学合理地利用建筑垃圾,减少填埋的压力,因为建筑垃圾是不能焚烧清除的。
为了降低海上工程投资,首要方法是降低海上安装作业费用,人们乐以采用吸力锚,是因为它具有自浮,自沉,自安装优点,自浮是靠充气排出锚体水体令其浮起,但不宜长途浮运,也不适用于有波浪海况,实际运作中均需加辅助浮筒以防不测。为了使吸力锚真正做到具有自浮,自沉,自安装优点,并且能垂直可控地下潜,这个目标有赖于本人研发的另一个己获受权的专利”气囊调节浮力可随水位涨落升沉的柔性结构张力腿式深水网箱”(专利号201320623481.2),和另一个专利“深水系泊柱”(专利号:ZL2013 2 0616701.9),均提出了基于海洋石油立柱式平台理念的浮力柱慨念,即密闭的柱状浮体一端为浮力舱,一端为压载舱,在水中它会无条件平衡,即不论入水角度如何,都会自行回复到浮力舱在上,压载舱在下的垂直立于水中状态,通过注水减少其浮力,就可垂直可控地下潜。
因此,合理地组合这些专利,就可让桩下潜可控并具有高抗拔力,同时将压载设计为装填建筑垃圾,这就实现了环保目的。
参考专利文献
[1]”气囊调节浮力可随水位涨落升沉的柔性结构张力腿式深水网箱”专利号201320623481.2发明人:古国维 专利权人:古国维
[2]“深水系泊柱”专利号ZL2013 2 0616701.9发明人:古国维 专利权人:古国维
发明内容
本专利采用前述旳己获受权的专利”气囊调节浮力可随水位涨落升沉的柔性结构张力腿式深水网箱”(专利号201320623481.2),及所提出的基于海洋石油立柱式平台理念的浮力柱慨念,即密闭的柱状浮体一端为浮力舱,一端为压载舱,在水中它会无条件平衡,即不论入水角度如何,都会自行回复到浮力舱在上,压载舱在下的垂直立于水中状态,对密闭的柱状浮体的浮力舱注水,便可让柱体平稳地下潜立于海床,另外采用专利“带水力冲刷助沉及加固地基设置的水下杯形基础”(专利号:ZL20102276443.0)中介绍的技术方案,増设水力冲刷助沉系统,解决浅水区水压不足,吸力锚下潜困难的难题,必要时用冲刷助沉管系回注砂浆加固地基,同时鉴于我国基建规模大,每年都制造了大量建筑垃圾,这些垃圾的运输、处理和存放,都会对当地环境造成影响,用建筑垃圾作压载,不但经济上可行,也有利于科学合理地利用建筑垃圾,减少填埋的压力,因此,本专利的技术方案是:
1.钢或钢筋混凝土方形或圆形柱中间设隔板,上舱室盖板为可开启式结构,下舱室壁板前端装环形喷管,顶面装设连通到上舱室顶的排泥管阀,及通到上舱室顶的喷水管,钢结构吸力錨还悬挂压载重块,悬挂压载重块对钢制錨体是必不可缺的,但对钢筋混凝土錨体则可取消。
2.下舱室顶面预埋排泥管接软管至水泵,水深在自吸式泵最大吸程内,可将软管接至辅助船水泵抽吸,否则要接至水下潜水泵抽吸,下舱室的泥浆抽吸,造成内外的压差,这就是典型的吸力锚作业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古国维,未经古国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2117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趸船系留组合结构
- 下一篇:一种游艇观光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