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电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20623.7 | 申请日: | 2014-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463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张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超 |
主分类号: | H02K5/20 | 分类号: | H02K5/20;H02K5/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7600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电动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机,尤其涉及一种散热效果较好的新型电动机。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电动机,是把电能转换成机械能的一种设备,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中;现有技术中的电动机,通常包括机座、前端盖、后端盖、转子组件、定子组件、风叶和风罩,转子组件具有主轴和内转子,前端盖和后端盖分别具有中心孔,两个轴承外圈分别放置于前端盖和后端盖的中心孔内,两个轴承的内圈套于主轴上,内转子压装在主轴中部,定子组件的定子铁芯由矽钢片制成,其结构是在矽钢片上开设半闭口槽,定子组件通电后产生磁场,转子在磁场的作用下,得到转矩而旋转起来,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01639373U的实用新型专利,即公开了这样一种电动机;然而,现有技术的电动机,主要发热部件为转子组件和定子组件,风叶虽然产生了高速冷却气流用于对电动机的散热,但是却存在多个问题,其一,冷却气流难以进入转子与定子间的间隙以对其进行散热,即使进入却由于运动方向的不同而对转子形成较大的侧向剪切力,对转子的旋转形成较大的阻力,其二,由于风叶与转子组件同轴相连,因此转子的转速越高,风叶的转速越快,冷却气流的速度也就越快,换言之,冷却气流对转子的阻力影响也就越大。
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电动机,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效减少冷却气流对转子的阻力问题、并且转子不同转速下冷却气流的冷却方式也不相同的新型电动机。
本实用新型的新型电动机,包括机座、前端盖、后端盖、转子组件、定子组件、风叶和风罩,所述机座包括散热座、固定环以及散热条,所述散热座为筒状、并且其前端和后端分别固定所述前端盖和后端盖,所述定子组件固定在所述散热座的内侧,所述固定环套在所述散热座的后部、并通过多根对称设置的散热条与所述散热座的前端相连,所述散热条与所述散热座之间为主散热通道,所述风罩固定在所述固定环上;所述后端盖的后侧还固定有导流罩,所述导流罩的内侧固定有螺旋排布的导流板;所述前端盖和后端盖上分别设置有环形的排气孔和进气孔,所述后端盖的前侧位于进气孔处设置有环形的密封板,所述密封板与后端盖之间通过弹性复位件相连,所述导流罩内侧以及所述散热座的内侧为副散热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后端盖包括后内端盖和后外端盖,所述后内端盖和后外端盖之间为所述进气孔,所述后内端盖和后外端盖之间对称设置有弧形连接片,所述弧形连接片的旋转方向与所述风叶的转动方向一致;所述弧形连接片的外表面与所述后端盖的外表面之间倾斜设置、并且倾斜角度大于30度并小于60°。
具体的,所述定子组件的长度小于所述散热座的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环与所述散热座之间通过连杆固定连接。
具体的,所述弹性复位件为弹簧。
具体的,所述导流板的螺旋排布方向与所述风叶的转动方向一致。
借由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当定子组件通电后产生磁场,转子组件在磁场的作用下,得到转矩而旋转起来,同时风机也转动起来产生冷却气流;当转子的转速较小时,冷却气流较小,电动机的发热量也较小,此时仅通过主散热通道即可实现散热,此时,在弹性复位件的弹力作用下,密封板密封进气孔,副散热通道关闭,热量主要通过散热座以及散热条的热传导作用散发,冷却气流进入主散热通道将热量散发,与此同时,由于冷却气流并不进入散热座内部的转动腔,转子并不受到冷却气流的阻力作用;当转子的转速较大时,冷却气流较大,电动机的发热量也较大,在气流的推动作用下,密封板被打开,一部分气流通过导流罩进入散热座内部,由于导流板呈螺旋排布,并且进气孔为环状,冷却气流以螺旋形转动的方式进入散热座内部的副散热通道,并且冷却气流的转动方向与转子转动方向一致,这样冷却气流以与转子外表面相贴的方式将热量带走,不仅增大了热交换效率,同时对转子的阻碍作用力较小,此时,主散热通道和副散热通道共同运作,提高了散热效率。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后端盖的右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导流罩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超,未经张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206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