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检测昆虫取食特性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520441.X | 申请日: | 2014-09-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045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 发明(设计)人: | 泽桑梓;季梅;杨斌;赵宁;朱家颖;户连荣;王大伟;张传光;张朴仙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省林业科学院;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西南林业大学;泽桑梓 |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徐玲菊 | 
| 地址: | 650201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昆虫 特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昆虫取食特性的装置,属于昆虫食性检测、研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研究昆虫取食特性的方法有多种多样,现在已经发展到分子生物学水平。传统技术多以单一昆虫、单一食物作为研究对象,要系统研究某一昆虫的食物谱系,不仅工作程序纷繁复杂,而且工作量极大,耗费的时间较长。基于此,研究并开发出能简单、直接、便捷地掌握昆虫取食特性的方法及装置极为重要。
目前与昆虫食性研究相关的专利仅有“不同寄主种群云斑白条天牛幼虫取食选择观察装置(CN201320521732)”一项。本实用新型与之相比结构更简单、使用更方便,且可用于多种昆虫食性的同步检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测昆虫取食特性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检测昆虫取食特性的装置,包括底部封闭、内带空腔、顶部带活动盖的壳体,其特征在于空腔内设有将空腔分隔为多个腔室的隔板,所述隔板底部设有贯通两两腔室的通槽,使空腔形成既隔离又能与相邻腔室连通的多个腔室。
所述壳体设为圆柱体或者多边柱体,其内的空腔断面设为圆形或者多边形。
所述隔板为十字交叉设置的二块直板,置于圆形空腔中形成四个扇形腔室,或者置于矩形空腔中形成四个矩形腔室,且每一直板两端底部设有通槽,使两两腔室贯通。
所述隔板设为至少三块直板,置于多边形空腔中形成多个矩形、多个三角形混合的腔室或者形成多个三角形腔室,且两两腔室之间的隔板底部设有让腔室相互贯通的通槽。
所述隔板设为中部的圆形板以及周边的直板,置于圆形空腔中形成中部为一个圆形腔室、周边为多个扇形腔室的混合腔室,或者置于多边形空腔中形成中部为一个圆形腔室,周边为多个异形腔室的混合腔室。
所述各腔室面积相同或者不相同。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采用上述方案,可方便地将试验昆虫置于既隔离又相互联通的某一腔室中,使试验昆虫能通过腔室之间隔板底部的通槽自由穿行于各隔离的腔室取食被检测的食物,经过设定的取食时间,即可得出试验昆虫对某一待检测食物的喜好、食谱(寄主专一性检测)、取食量、取食频率等数据,最终获得试验昆虫的取食特性。本实用新型简单、便捷、易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纵剖视图;
图2为图1的A-A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断面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又一断面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再一断面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又一断成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检测昆虫取食特性的装置包括底部封闭、内带空腔2、顶部带活动盖4的壳体1,以及设于空腔2内的将空腔分隔为多个腔室的隔板3,和设于隔板3底部的贯通两两腔室的通槽5,使空腔2形成既隔离又能与相邻腔室连通的多个腔室,所述壳体1设为矩形柱体,其内的空腔断面矩形,所述隔板3为十字交叉设置的二块直板,置于矩形空腔中形成四个矩形腔室6,且每一直板两端底部设有通槽5,使两两腔室贯通,四个腔室面积相同,如图1、图2,所述隔板3为十字交叉设置的二块直板,置于圆形空腔中形成四个扇形腔室7,且每一直板两端底部设有通槽5,使两两腔室贯通,四个腔室面积相同,如图3;
所述隔板设为中部的圆形板31以及周边的直板3,置于六边形壳体12的六边形空腔中形成中部为一个圆形腔室8,周边为六个异形腔室9的混合腔室,且两两腔室之间的隔板底部设有让腔室相互贯通的通槽5,七个腔室面积不相同,如图4。
所述隔板设为三块直板3,置于五边形壳体13的五边形空腔中形成二个矩形腔室6、四个三角形腔室10的混合腔室,且两两腔室之间的隔板底部设有让腔室相互贯通的通槽5,六个腔室面积不相同,如图5。
所述隔板设为三块直板3,置于五边形壳体13的五边形空腔中形成五个三角形腔室10,且两两腔室之间的隔板底部设有让腔室相互贯通的通槽5,五个腔室面积不相同,如图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林业科学院;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西南林业大学;泽桑梓,未经云南省林业科学院;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西南林业大学;泽桑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2044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合管道定长生产加热工艺
- 下一篇:越野汽车减震座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