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玻璃抛光机的压力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19754.3 | 申请日: | 2014-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088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吴梦颍;王安;王子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轻工业自动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4B51/00 | 分类号: | B24B5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韩小燕 |
地址: | 31001***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 抛光机 压力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玻璃抛光机的压力控制系统。适用于玻璃生产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屏TFT-LCD具有驱动电压低,功能消耗小,反应速度快,显示画面质量好等优点,现在已经成为电视机、电脑、显示器等产品的首选显示设备,然而,随着薄膜液晶板(TFT-LCD)朝着大尺寸、高清晰的方向发展,国内现有的LCD的主要部件的玻璃基板的传统加工设备无法进行大尺寸(7代以上)玻璃的研磨抛光,抛光质量不可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的玻璃抛光机的压力控制系统,以实时控制玻璃抛光机上抛光盘的压合力,提升大尺寸玻璃的抛光质量。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玻璃抛光机的压力控制系统,具有上抛光盘和可吸附玻璃基板的下抛光盘,以及控制上抛光盘升降的升降气缸,其特征在于:该压力控制系统还包括气源、气动三联件、减压阀Ⅰ、减压阀Ⅱ、电气比例阀、压力传感器和可编程控制器,气源依次经气动三联件和减压阀Ⅰ后分成两路,一路经减压阀Ⅱ连通升降气缸下腔室,另一路经电气比例阀连通升降气缸上腔室;所述升降气缸上安装有检测其对上抛光盘压力的压力传感器,所述可编程控制器与压力传感器和电气比例阀电路连接。
所述可编程控制器上电路连接触控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压力传感器与控制上抛光盘的升降气缸相连用于实时检测压力并反馈回可编程控制器,可编程控制器发出电信号给电气比例阀,从而控制气缸上腔室压力;减压阀Ⅱ与控制上抛光盘的气缸的下腔相连用于平衡压力;触摸屏与可编程控制器相连,可设定所需的工艺参数,并且可监控加工过程。本实用新型实时有效控制玻璃抛光机的上抛光盘的压合力,从而提升大尺寸玻璃的抛光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TFT-LCD玻璃抛光机的工作原理是抛光机下抛光盘8吸附住玻璃基板,通过电机驱动转动,上抛光盘7与下抛光盘8压合接触产生摩擦力,摩擦力带动上抛光盘7转动进行玻璃基板表面抛光,以达到我们所需厚度的大尺寸玻璃,进而上抛光盘7的压力控制就很重要。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TFT-LCD玻璃抛光机的上抛光盘的压力控制系统,包括气源1、气动三联件2、减压阀Ⅰ3、减压阀Ⅱ4、电气比例阀5、升降气缸6、上抛光盘7和下抛光盘8,上抛光盘7上与控制上抛光盘升降的升降气缸6相连,下抛光盘8可吸附住玻璃基板。本例中气源1经过气动三联件2后通过管路与减压阀Ⅰ3的进气口相连通,减压阀Ⅰ3的出气口分两路,一路通过管路与减压阀Ⅱ4相连通,另一路通过管路与电气比例阀5相连通。减压阀Ⅱ4通过管路与升降气缸6的下腔室相连通,电气比例阀5通过管路与升降气缸6的上腔室相连通。本实施例中升降气缸6上安装有用于检测气缸对上抛光盘7压力的压力传感器9,该压力传感器与可编程控制器10电路连接,可编程控制器10与电气比例阀5和触摸屏11电路连接。
TFT-LCD玻璃抛光机的上抛光盘的压力控制系统中气源1的气体经过气动三联件2防尘、除水、减压后,再通过管路连接至减压阀Ⅰ3稳定为一定的工作压力,然后分两路通向升降气缸6两侧:一路经过管路连接至电气比例阀5,然后经由管路接入气缸上腔室;另一路则经过管路连接至减压阀Ⅱ4,然后气压减为适宜的平衡压力,经由管路接入气缸下腔室。
升降气缸6上安装有压力传感器9,其电信号输送至可编程控制器。当进行大尺寸TFT-LCD玻璃的抛光时,压力传感器9实时监测抛光压力,结果实时传回可编程控制器,可编程控制器通过压力传感器9传回的数据进行实时控制。可编程控制器10向电气比例阀5控制端输入电流信号,电气比例阀5则根据电流控制信号按比例输出气压信号,通过调整进气阀位来控制气压和气体流量,同时减压阀Ⅱ4根据上腔室的气压调整下腔室的气压以便平衡两侧气压,从而控制上抛光盘的压力。
本实用新型中可编程控制器10中设有满足加工工艺要求的压力控制程序,触摸屏11可设定所需的工艺参数,并且可监控加工过程。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通过触摸屏11进行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轻工业自动化研究所,未经轻工业自动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197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