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不锈钢锥筒缠绕控温带发酵罐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519553.3 | 申请日: | 2014-09-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254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 发明(设计)人: | 张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静 |
| 主分类号: | C12G1/022 | 分类号: | C12G1/0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都律师事务所 11395 | 代理人: | 李向东 |
| 地址: | 2710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不锈钢 缠绕 温带 发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酵装置,尤其指一种缠绕控温带的不锈钢锥筒式葡萄酒发酵罐。
背景技术
目前,葡萄酒的制作过程中必须经过发酵过程,压榨成汁的葡萄汁经过发酵使其所含糖分逐步转化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最终酿成口味芳香的葡萄酒,葡萄的发酵通常采用发酵罐,原料贮藏在发酵罐中进行发酵,逐渐在发酵罐中形成二层结构,最上层漂浮的原料层,下层的汁液层,其中由于原料层具有一定厚度,不能完全浸润于液体中,因此发酵罐往往配备循环装置,抽取下层的汁液至发酵罐上部向下均匀喷淋,使原料层尽量多的浸渍,现有技术中的发酵罐,往往采用直上直下的直筒式发酵罐,喷淋时原料层与液体的接触面积始终不变,浸渍不完全,浸渍效果差,不利于葡萄中优质单宁的提取及葡萄天然颜色的释出,此外葡萄酒发酵工艺中由于会产生热量,需要对发酵罐部分位置进行控温处理,现有技术大多通过在发酵罐外侧整体设置控温装置,无法进行差别化调节及均匀的布置造成控温不均匀。在新兴的酿酒工艺中对于整粒葡萄重力发酵能整体提升葡萄酒的的质量,现在相对于直上直下的直筒式发酵罐,在解决葡萄在酒罐中的破帽工艺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不锈钢锥筒缠绕控温带发酵罐,使葡萄酒在发酵过程中原料层浸润效果更强,发酵效果更好,同时设置可根据需要进行调配设置的控温装置,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不锈钢锥筒缠绕控温带发酵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顶部设置上人孔,所述上人孔内侧的罐体内部连接向下喷洒的喷淋装置,所述罐体为上窄下宽的锥筒形罐体。
其中,所述罐体外侧缠绕设置弧形控温带,所述控温带为内部中空,两端设置冷媒出入口的管路,所述控温带与罐体外壁形成夹层。
其中,所述控温带呈水平缠绕设置在罐体外侧。
其中,所述控温带呈螺旋状缠绕设置在罐体外侧。
其中,所述罐体外侧竖直方向上间隔设置数个立式接头,所述立式接头为竖直连接管体,所述温控带为多段分割的管路,各温控带与不同位置的立式接头连接形成循环管路。
其中,所述罐体顶部具有上封头,所述上封头呈凹面朝下的圆锥形,所述上封头顶端中部设置上人孔,所述上封头侧壁与水平面呈15°角,所述罐体底部具有下封头,所述下封头为与水平面具有3°夹角的面板,所述斜面底部设置排污阀,排污盒,接酒槽。
其中,所述罐体外侧设置液位板、液位计、温度计、取样阀、清酒阀。
其中,包括一安装循环泵的循环管,所述循环管通过管卡竖直固定在罐体外侧,所述循环管顶部通过软管连接罐体顶部的上人孔中的所述喷淋装置,所述循环管底部通过管路及阀门连接罐体内部,所述循环管中设置循环阀。
其中,所述罐体内下部设置用于筛除酒渣的筛网,所述筛网可为与罐体内壁配合的半圆形筛网、圆形筛网或板式筛网,所述罐体中部设置向罐内充入氮气的氮气充气孔,所述罐体中部设置温度计探头接口,所述罐体上部内壁固定用于悬挂橡木板的橡木板挂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不锈钢锥筒缠绕控温带发酵罐,通过设置上窄下宽的锥筒形罐体,使罐内原料层在喷淋工艺时可以得到更完全的浸渍,浸渍效果强,所述设置在罐体外侧的控温带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布置方位,对罐体起到更好的均匀调温控温作用、通过筒体锥形的设计在整粒葡萄重力发酵工艺中,当在作葡萄酒循环喷淋时,下面的汁液被抽入原料层的上方,汁液没有来得及透过原料层再次进入原料层下方时下面的汁液源源不断的均匀撒在原料层的上方,这样原料层的下方形成空间,致使拥挤的整粒葡萄急速下落,这样,拥挤的葡萄从相对狭小的空间立即进入相对大的空间,形成整粒葡萄的立即自然破开,使葡萄再次进行浸渍;直上直下的发酵罐,在发酵过程中葡萄皮都会浮在汁液的上层,形成很结实、很厚的皮渣层,当在打循环喷淋时,由于普通发酵罐是直上直下结构,皮渣像塞子一样紧紧地卡在管壁上,下落的过程需要外力的给予才能下落,锥桶形式罐因为下部空间大于上部空间皮渣是有小部空间进入大部空间,所以下落很顺畅,有利于葡萄中的优质单宁提取及葡萄天然颜色的释出,制成的葡萄酒品质更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控温带11俯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静,未经张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1955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