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耐压隔热型热电偶补偿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18908.7 | 申请日: | 2014-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878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张春丽;吴义华;王迎春;胡宏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慧艺线缆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18 | 分类号: | H01B7/18;H01B7/29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程笃庆;黄乐瑜 |
地址: | 238339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压 隔热 热电偶 补偿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线电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压隔热型热电偶补偿电缆。
背景技术
目前热电偶用补偿电缆是用来延伸多点热电极及移动热电偶的冷端,与显示仪表连接构成多点测温系统。当使用高温热电偶时,补偿导体工作时散发的热量集中在缆芯中,从而影响补偿导体的传输信号,使其不能正常使用。此外一般的热电偶补偿电缆的耐压强度相对较差,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环境的需求,容易发生电缆压扁、压断等问题,进而造成传输信号发生改变、传输信号中断的情况,严重时会造成短路等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耐压隔热型热电偶补偿电缆,提高了电缆的耐压强度,满足实际工作环境的需求,保证了补偿导体传输信号的质量,延长了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耐压隔热型热电偶补偿电缆,包括两根第一补偿缆线、两根第二补偿导体和弹性钢架,第一补偿缆线的横截面为扁形,第一补偿缆线由补偿缆芯和依次包覆在补偿缆芯外的阻燃包带绕包层、纤维绳编织层和聚氯乙烯内护套层构成,补偿缆芯包括N根位于同一直线上的第一补偿导体,N≥2;第一补偿导体、第二补偿导体的横截面均为圆形;弹性钢架包括第一钢片和位于第一钢片两端的第二钢片,第一钢片、第二钢片均为弹性金属板,第二钢片的横截面为弧形,第二钢片的弧形开口朝向第一钢片外侧;两根第一补偿缆线设置在位于第二钢片之间的第一钢片两侧,两根第二补偿导体分别设置第 二钢片的外侧;在第一补偿缆线、第二补偿导体外依次包覆耐火云母带绕包层和聚氯乙烯外护套层形成热电偶补偿电缆,热电偶补偿电缆的横截面为椭圆形,第一补偿缆线位于热电偶补偿电缆缆芯的短轴两端,第二补偿导体位于热电偶补偿电缆缆芯的长轴两端,第一补偿缆线、第二补偿导体分别与第二钢片和耐火云母带绕包层相抵。
优选地,在第一钢片两侧均包覆有弹性体,在弹性体上开设沿热电偶补偿电缆轴向设置的凹槽。
优选地,弹性体和第一补偿缆线之间的间距为0~5mm。
优选地,第一补偿导体、第二补偿导体均由补偿导体线芯和依次包覆在补偿导体线芯外的复合纤维布绕包层、软铜带绕包屏蔽层和聚氯乙烯内护套层构成。
优选地,复合纤维布绕包层由内层的耐火云母带和外层的纤维布粘接构成。
优选地,第一补偿缆线补偿缆芯中的补偿导体线芯的横截面积和第二补偿导体中补偿导体线芯的横截面积相等。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耐压隔热型热电偶补偿电缆,采用弹性钢架将第一补偿缆线和第二补偿导体分隔开来,弹性钢架由第一钢片和第一钢片两侧的第二钢片构成,第一钢片为片状的弹性金属板,第二钢片为弧形的弹性金属板,第一补偿缆线设置在第一钢片两侧,第二补偿导体位于第二钢片开口端,因热电偶补偿线缆为椭圆形,在电缆受挤压时,第一补偿缆线承受外界的挤压力,第一钢片两侧的弹性体提供一个缓冲力,避免电缆不能复原;同时第二钢片向第二补偿导体方向进行弹性变形。本实用新型提高了电缆的耐压强度,满足实际工作环境的需求,保证了补偿导体传输信号的质量,延长了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补偿缆线补偿缆芯中的补偿导体线芯的横截面积和第二补偿导 体中补偿导体线芯的横截面积相等,当第一补偿缆线或第二补偿导体失效时,均不影响补偿电缆的使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耐压隔热型热电偶补偿电缆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耐压隔热型热电偶补偿电缆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慧艺线缆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慧艺线缆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189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