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地下室内降水井的快速封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18897.2 | 申请日: | 2014-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808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管基海;孙胥亮;郑美玲;蒋东艳;王尽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9/10 | 分类号: | E02D19/10;E21B33/13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李丽萍 |
地址: | 300451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地下 室内 降水 快速 封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施工中采用的一种降水井封堵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地下室内降水井的快速封堵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基坑降水一般采用的方法是在施工基坑周围布置降水井,降低基坑地下水位。当基坑宽度较大或地下水量大,或局部较深时,仅在基坑周边正常设井往往“鞭长莫及”,其对于基坑中间部位降水效果很差。为了达到降低基坑中部地下水位的目的,必须加大降水井的深度,延长降水周期,这样势必加大降水费用,提高工程造价,影响施工工期,而效果往往仍不理想,因此在此情况下通常采取在基坑中间布置降水井,并在地下室施工阶段保留其中部分井继续抽水(主要是考虑基础结构抗浮要求),而这部分降水井的封堵则成为一个技术难题。
目前基坑内保留降水井封堵方案多采用在降水井管顶部安装钢套管,该钢套管穿过地下室底板,在钢套管内壁距管顶一定高度处焊接短钢筋构成托架,封堵时,先回填降水井,然后用一直径略小于钢套管内径的圆形钢盖板安放在钢筋托架上,周边与钢套管内壁焊接。该装置的主要缺点是:一、操作不方便,封堵速度慢。由于钢盖板系安装在钢套管内部偏下位置,安装焊接很不方便,速度慢,特别是在遇到承压地下水或后封井内水压力增大情况时来不及封堵,处理更加困难。二、焊接质量不保证,易渗水。停止抽水后,随着降水井内水位快速回升,压力增大,封堵时水会透过盖板与钢套管之间的缝隙,造成焊缝间断、渗水。三、钢套管穿透基础底板,影响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和自防水性能。四、钢套管上口暴露,易锈蚀,影响结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地下工程主要技术质量指标是达到设计要求的抗渗等级,首先必须保证结构自防水要求,同时须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和耐久性。在地下室内设置降水井封堵装置时应考虑上述要求。鉴于钢套管加焊钢盖板封井装置存在操作困难、封堵不及时、易渗水、影响结构的整体性和防水性能等缺陷,因此需要一种快速、可靠的降水井封堵装置,来达到及时有效地封闭止水,并避免对结构造成影响。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地下室内降水井的快速封堵装置,能对降水井进行快速严密封闭,止水效果好,同时不影响混凝土底板结构的整体性和自防水性能,施工安全。
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地下室内降水井的快速封堵装置予以实现的技术方案是,该快速封堵装置包括位于降水井管顶部的钢套管,所述钢管套顶部外侧为法兰,所述法兰的上面通过螺栓连接有钢盖板,所述钢盖板与法兰之间设有橡胶密封垫圈,位于钢套管外壁的上部设有一圈止水环,位于钢套管外壁的下部设有钢筋底座;所述钢套管嵌在降水井管内,所述钢筋底座坐在降水井管的顶部,所述钢筋底座的外围设有混凝土卧帮,所述混凝土卧帮的上面自下而上的设有混凝土垫层和钢筋混凝土底板;沿所述钢管套的外回转表面并位于止水环与所述混凝土垫层之间设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由紧贴在钢套管外回转面上的竖直面和覆盖在混凝土垫层上的水平面连接而成;降水井管内、且位于所述钢管套的下面设有吊底模,所述钢管套内自所述钢盖板至所述吊底模之间填充有快硬膨胀混凝土;所述钢筋混凝土底板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侧壁上粘结有一圈膨胀橡胶止水条,所述法兰的底面与所述凹槽的底面平齐,所述凹槽内填充有后浇混凝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建筑地下室内降水井快速封堵的装置,能对降水井进行及时严密封闭,确保不渗水,因其不穿透底板,能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和防水性能。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快捷、安全、成本低、适用性广,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降水井快速封堵装置主视图;
图2是图1所示降水井快速封堵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降水井快速封堵装置安装后的主视图;
图4是图3所示降水井快速封堵装置安装后的俯视图。
图中:1-钢筋底座,2-钢管套,3-止水环,4-法兰,5-橡胶密封垫圈,6-紧固螺母,7-螺栓,8-钢盖板,9-钢筋混凝土底板,10-混凝土凹槽,11-后浇混凝土,12-膨胀橡胶止水条,13-防水层,14-混凝土垫层,15-混凝土卧帮,16-降水井管,17-吊底模,18-快硬膨胀混凝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188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装设于挡土墙的排水装置
- 下一篇:一种混凝土结构基坑换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