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消音减震垫及冰箱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518815.4 | 申请日: | 2014-09-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879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 发明(设计)人: | 杨明鹤;辛海亚;刘杰;陈艳君;石袆明;许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晶弘电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5D23/08 | 分类号: | F25D23/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张海英;韩国胜 |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音 减震 冰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震消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消音减震垫及冰箱。
背景技术
普通冰箱对箱体底部的设计为左右调整脚和两个压机滚轮支撑。压机滚轮为松动的硬性材料,有助于冰箱的移动。调整脚靠近冰箱正面,可以旋转调整高度,对冰箱的站立起到协调作用。
目前国家标准要求的冰箱噪音测试,通过测试冰箱的前、后、左、右四个面的噪音来计算冰箱的整机噪音。经测试发现箱体底部的空间为压缩机噪音和连接管共振噪音的传播提供了路径。这种噪音会大大增加某一面或多个面的噪音值,从而得到较高的整机噪音值。
噪声是衡量冰箱品质的主要指标之一,但冰箱在运行过程中总会伴随或大或小的压缩机运行噪声,甚至会产生轰鸣声,这些噪音传导到冰箱前面使人听起来不舒服。
同时由于压机滚轮是活动装置,与滚轴产生碰撞;调整脚容易旋转而松动,使冰箱站立不稳,这样,冰箱缺少约束力会更容易产生共振。
也就是说现有技术的冰箱的底部是噪音的主要传播路径,并且由于冰箱结构上的缺陷会对噪音产生放大的效果。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需要一种能够有效的降低冰箱工作噪音的消音减震垫及冰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消音减震垫,能够有效的减小冰箱工作时产生的噪音,且能够有效的提高冰箱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冰箱,该冰箱具有较小的工作噪音,并且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能够有效的避免与冰箱工作时产生的噪音发生共振。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消音减震垫,其包括固定座,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一弧形侧壁和第二弧形侧壁,两个弧形侧壁和固定座之间具有空腔结构,且所述消音减震垫是由弹性材料制成。
作为上述消音减震垫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弧形侧壁与固定座之间形成的夹角的角度大于120°,所述第二弧形侧壁与固定座之间形成的夹角的角度小于70°。
作为上述消音减震垫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两个弧形侧壁凸起的方向一致。
作为上述消音减震垫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空腔结构也具有两个弧形的侧壁,且空腔结构的两个弧形侧壁的凸起方向一致。
作为上述消音减震垫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消音减震垫是由橡胶制成。
作为上述消音减震垫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消音减震垫为长条状结构,或者由多根长条状结构首尾连接或交叉设置组成的结构。
一种采用如以上所述的消音减震垫的冰箱,其中,所述消音减震垫可拆卸的设置在冰箱的底部。
作为上述冰箱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消音减震垫的高度为冰箱底部距离地面高度的1.1-1.2倍。
作为上述冰箱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消音减震垫通过粘贴或者螺钉固定的方式设置在冰箱底部。
作为上述冰箱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冰箱的底部设置有滚轮和调整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消音减震垫及冰箱,由于本申请中消音减震垫采用弧形外壁,在声波传播到弧形侧壁上时,声波会发生反射,具体的,声波经反射后传输方向会变成向下传输,传入地表,由此可以降低噪音产生的影响。同时当声波传输至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减震垫时,声波在缓冲作用下也可以起到被减弱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消音减震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设置有消音减震垫的冰箱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固定座;2:空腔结构;3:第一弧形侧壁;4:第二弧形侧壁;5:消音减震垫;6:冰箱;7:滚轮;8:调整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图2所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消音减震垫5,包括固定座1,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一弧形侧壁3和第二弧形侧壁4,两个弧形侧壁和固定座1之间具有空腔结构2,且所述消音减震垫5是由弹性材料制成。
由于本申请中消音减震垫5采用弧形外壁,在声波传播到弧形侧壁上时,声波会发生反射,具体的,声波经反射后传输方向会变成向下传输,传入地表,由此可以降低噪音产生的影响。同时当声波传输至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减震垫时,声波在缓冲作用下也可以起到被减弱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晶弘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合肥晶弘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188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