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颅内血肿的穿刺引流套管针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18743.3 | 申请日: | 2014-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068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陈曦;李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M25/06 | 分类号: | A61M25/06;A61B17/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2011 吉林省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血肿 穿刺 引流 套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颅内血肿的穿刺引流套管针,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使用的颅内血肿穿刺针均采用金属脑针,它的位置受限而缺乏变动,当血肿定位不准确或者血肿过大时就会引起引流效果不好,若重复进行多次定位、穿刺和引流,会家中患者脑部损害;同时,由于引流管径小,易被血凝块阻塞。在实际手术中存在以下缺点:不能灵活的调节引流管的方向和深度到达血肿的任何部位引流,可能造成引流效果不佳,而且,对于大血肿不能进行破碎从而进行引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了一种能提高临床治疗成功率和安全性,血肿清除率高,创伤小、操作简单的用于颅内血肿的穿刺引流套管针,能应用于颅内血肿或脑积水的微创穿刺引流。
本实用新型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颅内血肿的穿刺引流套管针,其包括穿刺针和引流外套管两部分组成;所述引流外套管为三通针体,该三通针体设有引流口,所述引流外套管的前端有开口,所述穿刺针能从所述开口伸出;所述引流外套管的后端具有卫生盖;穿刺针的针头部具有刃部,所述刃部能切碎血肿,被切碎变小的血肿块通过引流外套管导出。这样的结构对较大的血肿或者定位稍有偏差的血肿均可进行有效的引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穿刺引流套管针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穿刺引流套管针的局部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穿刺针的局部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如图1-3所示,用于颅内血肿的穿刺引流套管针,包括穿刺针1和引流外套管2两部分组成;所述引流外套管2为三通针体,该三通针体设有引流口4,所述引流外套管2的前端有开口6,所述穿刺针1能从所述开口6伸出;所述引流外套管2的后端具有卫生盖5;穿刺针1的针头部8具有刃部7,所述刃部7能切碎血肿,被切碎变小的血肿块通过所述引流外套管2导出;所述刃部7上设置有多个凹口9,该凹口9为三角形或其他形状,凹口9可帮助更好的切割血肿块;所述针头部8可以为圆柱形或锥形、或者二者组合;所述穿刺针1具有针柄(图中未示出),针柄可操作穿刺针1;引流外套管2外壁设有长度刻线标识3;引流外套管2的材料可采用透明的;所述开口6与所述引流外套管2可呈一定角度设置,比如30度。
钻颅手术后,在CT立体定向下将穿刺针1置入血肿腔,通过旋转穿刺针1的手柄,借助穿刺针1的刃部7和凹口9将血肿块迅速切割成更小的血肿块,在术中切割粉碎进入引流外套管2内的血肿块,使血肿引流更为通畅、彻底;避免了术后重新置入引流管的偏差和加重损伤。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式进行了描述。本文中对于实用新型的描述是说明性的,因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不应限制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清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主旨或本质特征的情况下,对上述具体实施方式进行其他变形或改变,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华大学,未经北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187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大排量随钻陀螺系统的扶正机构
- 下一篇:新型平面色谱点样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