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空气悬挂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17076.7 | 申请日: | 2014-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497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1 |
发明(设计)人: | 何炽峰;麦志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松波;何松达;何炽峰;何洁群;何洁芬;何铭杰;何铭浩;何铭荣 |
主分类号: | B60G11/27 | 分类号: | B60G11/27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8 | 代理人: | 刘文求 |
地址: | 528513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气 悬挂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配件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空气悬挂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机械悬挂系统存在以下缺点:(1)用钢板弹簧做为缓冲件,钢板弹簧制造工艺复杂,体积和重量较大,降低车辆的有效承载,增加油耗;(2)当车辆重载时,钢板弹簧受压弧高变小,车辆底盘降低,钢板之间摩擦力增大,长期使用易产生位移,影响使用寿命;(3)当车辆空载时,板簧的刚性比较大不易产生形变,减震效果有限,当挂车行驶在崎岖的路面时,车轴受到地面的冲击力较大,因冲击力产生的噪声较大,汽车行驶平顺性差,乘坐不舒服,驾驶员容易疲劳,所运载的货物容易损坏;(4)当汽车强烈制动时,钢板弹簧在制动力的作用下会产生一个较大的扭曲变形,造成传动轴的滑移量变大,挂车容易失稳;(5)钢板弹簧经风化后容易生锈,对润滑的要求比较高;(6)传统的机械悬挂只能对前后轮胎调节平衡,不能对左右轮胎调节平衡,降低了车辆防侧倾的稳定性,影响行驶质量。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悬挂系统,旨在解决现有的机械悬挂系统使用钢板弹簧做缓冲件,板簧自身笨重,导致车辆油耗大、容易出现失稳、影响行驶质量、减震效果不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空气悬挂系统,其中,包括车轴总成和设置在车轴总成上的第一空气悬挂机构和第二空气悬挂机构,所述车轴总成包括轴管;所述第一空气悬挂机构包括空气弹簧、导向板簧、上板簧座、下板簧座、空气板簧压铁、悬挂托座、提升架和提升气缸组件;所述上板簧座和下板簧座上都设置有螺栓孔,所述上板簧座和下板簧座配合安装在轴管上,固定支撑整个空气悬挂系统;导向板簧包括第一连接部、中间连接部和倾斜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一端和中间连接部一端呈阶梯结构连接,中间连接部的另一端与倾斜连接部较低的一端连接;空气板簧压铁上设置有弧形槽,空气板簧压铁设置在中间连接部上,导向板簧的中间连接部设置在上板簧座上,第一连接部和倾斜连接部分别凸出在上板簧座两侧,U形螺栓分别穿过上板簧座和下板簧座上的螺栓孔,U形螺栓的弧形顶部卡在空气板簧压铁的弧形槽上,把导向板簧固定支撑在轴管上;所述空气弹簧固定在导向板簧的第一连接部上;所述悬挂托座设置成“凵”槽状,提升架设置在“凵”槽内,提升架与悬挂托座通过螺栓连接,提升架以连接螺栓为旋转中心旋转;提升气缸组件设置在悬挂托座上,提升气缸组件与提升架连接,带动提升架旋转;所述第一空气悬挂机构和第二空气悬挂机构结构一致。
所述的空气悬挂系统,其中,所述空气弹簧为空气气囊,空气气囊包括内层和外层,内层用橡胶制成,外层用耐油橡胶制成。
所述的空气悬挂系统,其中,所述空气气囊安装成偏心空气气囊或不偏心空气气囊。
所述的空气悬挂系统,其中,所述空气悬挂系统还包括减震器,所述减震器一端固定在悬挂托座上,另一端固定在上板簧座上。
所述的空气悬挂系统,其中,所述提升气缸组件包括气缸和回位拉簧,所述气缸设置在悬挂托座的气室座上,提升架与气缸通过回位拉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气悬挂系统,本空气悬挂系统不仅可以提高驾驶员乘坐的舒适性,而且可以对道路起到保护作用:(1)采用空气弹簧作为缓冲件,空气弹簧具有较理想的弹性特性,减震效果良好、结构简单可靠;(2)空气悬挂能自动调节车轮受到地面冲击而产生的加速度, 当挂车发生偏载时,车身仍可以保持水平,提高车身稳定性和驾驶的安全性;(3)对于多轴式空气悬挂,根据载荷要求通过提升总成可以提升部分车桥,有利于减少轮胎磨损,提高轮胎的使用寿命,特别适合于有单边放空的工况;(4)当挂车通过颠簸的路面时,空气弹簧可以根据路面情况,使挂车车身保持平衡,减少地面对车轴的冲击力,保证货物的安全性,提高挂车的舒适性和操纵性能;(5)空气悬挂用空气弹簧取代传统的钢板弹簧,实现轻量化降低油耗,不需要润滑,减少维护时间,延长挂车正常使用时间,大大地降低了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空气悬挂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空气悬挂系统的爆炸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松波;何松达;何炽峰;何洁群;何洁芬;何铭杰;何铭浩;何铭荣,未经何松波;何松达;何炽峰;何洁群;何洁芬;何铭杰;何铭浩;何铭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170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后背门开关
- 下一篇:成衣染色机电源开关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