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紫外耐腐蚀胶带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14744.0 | 申请日: | 2014-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116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金闯;曾金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斯迪克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7/02 | 分类号: | C09J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史霞 |
地址: | 215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紫外 腐蚀 胶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型高分子胶带,特别是涉及一种抗紫外耐腐蚀胶带。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售卖的胶带多种多样,有普通胶带、双面胶带、绝缘胶带、阻燃胶带、荧光胶带等等。但随着市场的逐步细分,大多数功能单一的胶带,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对多功能复合胶带的市场需求。而未来的胶带市场将逐渐细分类别,会产生品种繁多的针对某一特定条件而开发出的多功能型胶带,例如,在有紫外辐射的环境中对线路进行维修或包扎时,就需要一种能够抗紫外、耐腐蚀的多功能胶带。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有紫外辐射的环境下对线路进行维修或包扎用的抗紫外耐腐蚀胶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抗紫外耐腐蚀胶带,从上至下依次设有PET保护层、第一胶粘层、耐腐层、第一抗紫外层、阻燃PET层、第二抗紫外层和第二胶粘层。
优选的是,所述的抗紫外耐腐蚀胶带,所述PET保护层的厚度为45~55μm。
优选的是,所述的抗紫外耐腐蚀胶带,所述耐腐层的厚度为5~10μm。
优选的是,所述的抗紫外耐腐蚀胶带,所述第一抗紫外层和第二抗紫外层的厚度均为3~5μm。
优选的是,所述的抗紫外耐腐蚀胶带,所述阻燃PET层的厚度为90~110μm。
优选的是,所述的抗紫外耐腐蚀胶带,所述第一胶粘层和第二胶粘层的厚度均为10~20μm。
优选的是,所述的抗紫外耐腐蚀胶带,所述耐腐层为镍钛合金共混改性的含氟树脂。
优选的是,所述的抗紫外耐腐蚀胶带,所述第一抗紫外层和第二抗紫外层为陶瓷粉共混改性的苯并三唑类化合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采用阻燃级PET作为基带,有效提高胶带阻燃性能,使胶带具有一定的耐热性能,可耐受紫外辐射的灼伤;2)增加设置耐腐层,使胶带具有出色的耐酸碱、辐射腐蚀性能,保护抗紫外层免受损伤;3)设置双层抗紫外结构层,极大地提高了胶带自身的抗紫外能力,使该胶带可广泛应用于各类紫外检测仪器和涉及紫外辐射的环境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抗紫外耐腐蚀胶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如图1所示,该抗紫外耐腐蚀胶带的结构为: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PET保护层1、第一胶粘层2、耐腐层3、第一抗紫外层4、阻燃PET层5、第二抗紫外层6和第二胶粘层7。
其中,PET保护层1的厚度优选为45~55μm,它的作用是作为预保护层保护耐腐层3在运输、储存及使用过程中免受损伤,同时也可保护使用者避免与耐腐层物质直接接触。若PET保护层1的厚度小于45μm,则会影响其预保护能力,若PET保护层1的厚度大于55μm,则生产成本提高。
耐腐层3为镍钛合金共混改性的含氟树脂,其厚度优选为5~10μm,硬度>2H,镍钛合金具有优异的耐酸碱能力,含氟树脂也具有一定的耐磨损抗刮伤能力。若耐腐层3的厚度小于5μm,则会影响胶带的耐腐能力,加速胶带老化;若耐腐层3的厚度大于10μm,则会增加胶带硬度及重力,影响使用手感,同时也会增加生产成本。
第一抗紫外层4和第二抗紫外层6为陶瓷粉共混改性的苯并三唑类化合物,它们的厚度优选均为3~5μm,陶瓷粉可有效反射紫外辐射,而苯并三唑类化合物可有效吸收紫外辐射。若抗紫外层的厚度小于3μm,则会影响胶带的防紫外性能;若抗紫外层的厚度大于5μm,则会增加胶带硬度,易导致长期日光暴晒后胶带翘边脱落,且同时会增加生产成本。
阻燃PET层5本身具有良好的阻燃能力,其阻燃性能达到UL510要求,阻燃PET层5的厚度优选为90~110μm,若阻燃PET层5的厚度小于90μm,则PET厚度过薄会导致其在大型涂布机上涂布时易发生断裂现象,且会降低胶带的阻燃能力;若阻燃PET层5的厚度大于110μm,则会提高生产成本。
第一胶粘层2和第二胶粘层7均优选为丙烯酸压敏胶,其厚度优选为10~20μm,丙烯酸压敏胶具有较高的粘合力,可适应一定的弧度,同时具有优异的排泡能力。其中,第一胶粘层2的作用是为了更好地连接PET保护层1和耐腐层3。若这两层胶粘层的厚度小于10μm,则会影响其粘结能力;若胶粘层的厚度大于20μm,则易发生溢胶现象,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同时也增加了生产成本。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斯迪克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斯迪克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147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固化性组合物
- 下一篇:电气设备绝缘用的无卤阻燃型环氧浇注剂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