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新型林业专用育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14702.7 | 申请日: | 2014-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146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袁新征;姚峰;刘冰;高萍;张娜;王亮;陈国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新征 |
主分类号: | A01G9/10 | 分类号: | A01G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1811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节 新型 林业 专用 育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林业设备,具体是涉及一种可调节新型林业专用育苗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林业进行育苗时,一般直接将林苗放置在室内的培养土里,这种育苗方式中,林苗直接外露,容易收到病虫害的侵扰,影响林苗的成活率。现有技术中,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 203608620 U提供了一种“林业育苗装置”,使用者直接将由透明塑料制成的育苗筒扣在林苗上,并将浸泡后的保水海绵放置到保水腔内;由于筒体的侧壁上设有通气孔,能有效保持林苗得到充足的光照和水分,同时有效防止外界害虫的侵扰。但林苗种类繁多,同一时期不同林苗的高度不同,不同时期同一林苗的高度也不同,而上述方案中的育苗筒的育苗腔高度固定不变,不能很好适用林苗培育过程中的多样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操作方便的可调节新型林业专用育苗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调节新型林业专用育苗装置,包括上端及下端均敞口的空心的第一筒体、保水海绵,所述第一筒体侧壁上均匀设置有若干通气孔,所述第一筒体采用透明的塑料材质制作而成,还包括含有底壁的第二筒体,所述第二筒体采用透明的塑料制作而成且其上端敞口;所述第一筒体上端内侧壁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第二筒体外侧壁上设置有与第一筒体的内螺纹相对应的外螺纹,所述第二筒体与第一筒体螺纹连接;所述第二筒体的底壁上均匀设置有若干透水孔,所述保水海绵可分离地放置于第二筒体内。
优选的方案是,所述第一筒体下端可拆卸连接一用于放置林苗的底座。
优选的方案还可以是,所述第一筒体下端内侧壁上也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底座外侧壁上设置有与第一筒体下端内螺纹相对应的外螺纹,所述底座与第一筒体下端螺纹连接。
优选的再可以是,所述第一筒体外侧壁横截面呈上大下小的等腰梯形状。
优选的再可以是,所述第一筒体下部两侧设有呈圆周间隔分布的支撑片,所述支撑片边缘设有可插入地面的针体。
优选的再可以是,所述支撑片顶部设有环体,环体上设有侧向开口的驱虫药腔。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使用者将林苗置于透明的第一筒体内部,由于第一筒体侧壁上设置有通气孔,保水海绵通过透水孔将水分供给林苗,如此能够保持林苗得到充足的光照及水分,同时有效防止外界害虫的侵扰;其中,由于第二筒体与第一筒体螺纹连接,便于通过旋转第二筒体上移或下移而实现对第一筒体内用于容纳林苗的育苗腔的高度调节,适用于同一时期不同林苗的不同高度、适用于不同时期同一林苗的不同高度,适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再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1-第一筒体,11-通气孔,2-第二筒体,21-底壁,211-透水孔,3-底座,4-育苗腔,5-保水海绵、6-支撑片、7-针体、8-环体、9-驱虫药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公开了一种可调节新型林业专用育苗装置,包括上端及下端均敞口的空心的第一筒体1、保水海绵5,所述第一筒体1侧壁上均匀设置有若干通气孔11,所述第一筒体1采用透明的塑料材质制作而成,还包括含有底壁21的第二筒体2,所述第二筒体2采用透明的塑料制作而成且其上端敞口;所述第一筒体1上端内侧壁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第二筒体2外侧壁上设置有与第一筒体1的内螺纹相对应的外螺纹,所述第二筒体2与第一筒体1螺纹连接;所述第二筒体2的底壁21上均匀设置有若干透水孔211,所述保水海绵5可分离地放置于第二筒体2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新征,未经袁新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1470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