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核反应堆卡箍高压冷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13792.8 | 申请日: | 2014-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667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志雄 |
主分类号: | G21C15/18 | 分类号: | G21C15/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核反应堆 高压 冷却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从核反应堆移除衰变热的强制冷却装置,国际专利分类为G21C15/18,具体涉及一种核反应堆卡箍高压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用于产生电能的核反应堆的结构有多种形式,就冷却剂循环方式而言,大致可分为冷却剂强制循环和自然循环的反应堆。大家知道,强制循环的反应堆其冷却剂,一般是水,穿过其发生核反应的堆芯进行循环,从该堆芯带走热量,通过管路流到反应堆容器的外部,把热量释放到专用的热交换器内,然后再用水泵抽回堆芯。公知的所谓“集中式”反应堆没有外部管路,热交换器设在内设堆芯的容器内。但是,这种类型的反应堆仍包括循环泵,用于以较小帕的压力向堆芯和交换器输送冷却剂。冷却剂强制循环反应堆的一个主要缺陷是需要在容器内设置复杂的冷却管路,这样设置主要是为了在交换器的输出口向泵输送冷却剂,然后再输送到堆芯。另外的不足之处是,内设这样复杂的冷却管路需要大直径的反应堆,因此需通过冷却剂高速循环来减小反应堆的体积。为简化冷却管路,公知的方案是,在核反应堆内部仅仅依靠冷却剂自然循环来实现。
中国专利CN102081976A公开一种大容量完全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系统。该安全壳冷却系统可利用传感器收集安全壳相关的热工参数,跟踪冷却过程,在安全壳上方设置多个用以储存不同冷却剂的储藏箱,通过冷却剂种类的选择及冷却剂流量的调节实现对安全壳冷却功率的动态控制;通过采用广义非能动控制单元,该安全壳冷却系统的启动及整个运行过程可完全不依赖于外部动力供应,因此具有完全的非能动特性。该实用新型使用了多种低沸点冷却剂,使系统变得复杂,并且增加了建造和维护成本。
核设施的任何小故障所带来的危害是巨大的,且维修成本高昂,因此,对反应堆进行安全高效冷却意义重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顶部水箱冷却水利用率不高,PCS系统复杂,通过压力和温度调节水流量存在缺陷等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冷却水利用效率,在密闭反应堆结构形状尺寸都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增加外部强制循环,从核反应堆移除衰变热的强制冷却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核反应堆卡箍高压冷却系统,核反应堆隔层体脚座位于下半球底盖内腔,所述的下半球底盖底部外表面上有支撑脚架安放在反应堆底池底平面上,所述的下半球底盖上方有法兰密封固定着强制冷却筒体,所述的强制冷却筒体上方有法兰密封固定着上半球顶盖,上半球顶盖顶部外上有填料密封孔,所述的填料密封孔中的密封填料密闭密封着所述的核反应堆隔层体顶部的控制导线管外圆,作为改进:所述的强制冷却筒体圆筒内侧壁上有螺旋导流板,螺旋导流板内边缘与所述的核反应堆隔层体外边缘间隙配合;所述的下半球底盖上外接有高压管路连接着卡箍机泵上的卡箍排出口,所述的上半球顶盖上外接有回压管路通往所述的卡箍机泵上的卡箍回压口,所述的卡箍机泵上的卡箍泄压口上有排泄管路通往循环冷却池的下端头,所述的卡箍机泵上的卡箍吸入口上有高压吸管通往所述的循环冷却池的上端头,所述的循环冷却池两端头之间交叉布置有导流直板,卡箍机泵上的六角端孔输入轴外端连接着动力源;
所述的卡箍机泵整体包括卡箍机泵体、卡箍泵端盖和卡箍机端盖,所述的卡箍机泵体上下两侧分别有水泵蜗壳和水机蜗壳,所述的卡箍机泵体上的壳体内孔内固定一对陶瓷轴承外圆,陶瓷轴承内孔固定着转换器主轴,转换器主轴上下两侧分别固定着水泵叶轮和水机转轮;
所述的水泵蜗壳上垂直于所述的转换器主轴的切线方向上有所述的卡箍排出口,所述的水泵蜗壳的泵头端孔与所述的卡箍泵端盖的泵盖台阶面可拆卸密闭紧固;所述的卡箍排出口上有排出卡箍端面,排出卡箍端面背面是排出锥台面;所述的高压管路端头上的高压管端平面及其背面的高压管锥台面分别与所述的排出卡箍端面以及所述的排出锥台面相对应,成对组装由两组螺栓螺母紧固的排出下半卡箍和排出上半卡箍上分别有两侧对称设置的排出锥孔面上半部和排出锥孔面下半部同时与所述的高压管锥台面以及排出锥台面相配合,使得所述的高压管端平面与所述的排出卡箍端面紧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志雄,未经张志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1379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V型调节球阀
- 下一篇:新型医用内窥镜一体机主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