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挤出吹塑单片超薄膜的单剖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13376.8 | 申请日: | 2014-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768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徐冬梅;孙红光;李克险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29C55/28 | 分类号: | B29C55/28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三联专利事务所 32220 | 代理人: | 周爱芳 |
地址: | 221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挤出 单片 薄膜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超薄膜的单剖机构,具体是一种挤出吹塑单片超薄膜的单剖机构,属于超薄薄膜的生产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农用地面覆盖专用超薄薄膜是以LDPE和LLDPE树脂为原料,通过挤出吹塑的方法量产。为了便于地面覆盖,薄膜多为单片卷取模式;同时又由于薄膜的厚度较薄,挤出吹塑生产的薄膜为筒状结构,在生产薄膜时,需要利用剖刀将筒状结构的薄膜变为单片薄膜。剖刀有多种类型,有双刀剖两卷剖刀,有三刀剖四卷剖刀等等。在现有的生产机器中,剖刀一般安装于上牵引和下牵引之前,并靠近于下牵引一端。此种剖刀模式导致在同一台设备上,只能生产出小尺寸的制品,从而造成设备具有局限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挤出吹塑单片超薄膜的单剖机构,在同一机组上,仅使用一把剖刀,能够使超薄膜产品的宽度变为原来最大尺寸的两倍,能够扩展设备的生产能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挤出吹塑单片超薄膜的单剖机构,:在机架上安装有两块对称的人字板,在所述人字板正上方安装有能够转动的钢辊和胶辊;在人字板一侧安装带有连接杆的剖刀组件,所述剖刀组件通过连接杆固定安装在人字板上,所述连接杆连接有刀架支柱,刀架支柱上安装有刀架底座,所述刀架底座上安装有剖刀。
进一步,所述刀架底座上安装有能够调节刀架角度的刀架调节螺钉。
进一步,在所述刀架底座上安装有能够调整所述剖刀的剖刀调节螺钉。
进一步,所述钢辊和胶辊均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机架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机构通过将剖刀组件安装在人字板的一侧,经过机架上开口弧度的增加,能形成最大片单层薄膜。尤其是在同一机组上,能够使得薄膜的宽度为原先的两倍。该装置改进了原有的生产方式,增加了产品的类型,提高了设备的生产能力,以应农事所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刀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剖刀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吹塑薄膜,2、钢辊,3、胶辊,4、人字板,5、膜泡,6、连接杆,7、刀架支柱,8、剖刀,9、刀架组件,10、剖刀调节螺钉,11、刀架调节螺钉,12、刀架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所示:一种挤出吹塑三篇超薄膜的单剖机构,在机架上安装有两个对称的人字板4,在人字板4正上方两侧安装有能够转动的钢辊2和胶辊3,所述钢辊2和胶辊3通过螺钉连接安装在机架上。在钢辊2下面和人字板4左侧安装有剖刀组件9,所述剖刀组件9通过固定在人字板4上的连接杆6连接。连接杆6连接有刀架支柱7,在刀架支柱7上安装有刀架底座12,刀架底座12上安装有剖刀8。在刀架底座12上安装有能够调整刀架角度的刀架调节螺钉11,在刀架12上安装有能够调整剖刀8的剖刀调节螺钉10。
具体工作过程:首先,将聚乙烯树脂及助剂通过挤出机的料斗加入,在挤出机中的熔融塑化下,成为均一的熔体,熔体经过吹膜机头到达圆环系出料口,在出料口处会连续挤出圆形筒膜;其次,将挤出机机头连续挤出并已获得初步形状和尺寸的塑料熔融状态下连续冷却定型,从而使其形状和尺寸固定下来;然后定型后的膜泡5被牵引辊以恒定的速度向上牵引,其中,牵引辊包括钢辊2和胶辊3,经过人字板4将成型后的膜泡5慢慢辗平,并经过安装在人字板4上的刀架组件9的加工和处理,进入到钢辊2和胶辊3之间的辊隙中,并被压紧;最后,压紧后的薄膜会成为连续的双层吹塑薄膜1,并被送入卷取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133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