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源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10412.5 | 申请日: | 2014-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015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发明(设计)人: | 苏国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当代节能科技(东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19/00;F21V29/00;F21V13/00;F21V23/06;F21V21/002;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一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0 | 代理人: | 刘兴耿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源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照明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源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照明科技的进步与环保意识的增长,低能耗的照明设备越来越被重视,其中以发光二极体所制作的灯具备受业界所推崇。举凡城市的道路、家庭庭院、行人走道、办公场、厂房、实验室、公共场所等,多半都可看到发光二极体的应用。
虽然,发光二极体以为广泛应用,但是发光二极体的发光面积小,分布较集中,过度集中的光线会刺眼,因此发光二极体的灯具必须运用光学设计来分散过度集中的光线。而为了避免光线亮度减低,因此皆会使用多个发光二极体串并联来增加灯具的发光亮度。但灯具亮度提升了,热度也跟着提升,发光二极体光衰的现象也明显呈现,尤其是在体机较小的发光二极体灯泡,光衰现象更是明显。若能改善光源的散热效率,则势必会提升灯具整体的亮度。
另外,发光二极体的灯具总类众多,若要应用在各种灯具上,则光源必须依据灯具的导电端子规格来制作。然而,导电端子的种类众多,例如以螺旋方式接设光源的E27、E14,或是以接头式接设光源的B22、B15,或是以插入式方式接设光源G9、G8等。因此同一种光源需要使用不同的导电端子来迎合不同灯具的使用。如此则必须使用多种不同的导电端子,因此使发光二极体的灯具无法统一大量制作,如此也无法降低制作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鉴于上述的问题,提供一种光源结构,其系可增加光线的照射面积,并增加散热效率,并且模组化设计,以解决习知技术所衍生之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种光源结构,该光源结构包括承载座、复数个面光源模组和透光罩体。
该承载座包括容置部和电性连接部,其中,该容置部具有容置槽,该电性连接部设置于容置部的底部,该电性连接部设有一对导电端子,一对导电端子均设于该电性连接部之底部;
复数个面光源模组环设于该容置部内的中心,该面光源模组与该导电端子电性相接,该面光源模组双面发光;
透光罩体固定设置于该承载座的上方并罩设于该面光源模组的外围。
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该光源结构还包含散热基板,该散热基板设于该容置部内,该散热基板与面光源模组连接且位于面光源模组的底部。
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该面光源模组包括透光载板、复数个发光二极体晶片、第一萤光层和第二萤光层。
其中,复数个发光二极体晶片,设置于该透光载板之一侧面,复数个发光二极体晶片连接后的端部设有用于电性连接的发光二极体晶片电极,通过该发光二极体晶片电极电性连接于导电端子。第一萤光层设置于该透光载板之一侧面并覆盖在发光二极体晶片的表面。第二萤光层设置于该透光载板之另一侧面。
上述说明中,作为另外一种方案,该透光载板共设有两块,分别竖向设置,且两块透光载板相互平行设置,两块透光载板之间竖向设置有绝缘支撑杆,并在绝缘支撑杆的顶部设有分别用于与发光二极体晶片电极电性连接的导电体。
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该导电端子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其中,第一电极设置于该电性连接部底部一侧并与该面光源模组电性连接。第二电极设置于该电性连接部底部另一侧并与第一电极相邻,该第二电极与面光源模组电性连接。
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该导电端子包括螺旋部和抵触部。其中,螺旋部包覆于该电性连接部底部侧面,并与该面光源模组电性连接。抵触部设置于该电性连接部底部,并与该面光源模组电性连接。
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该透光罩体的底部边缘设有散热孔。
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该容置部为圆柱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如下:
1)在容置部内的中心环设有复数个面光源模组,通过面光源模组双面发光的特性,以增加光源结构的光线的照射面积;
2)通过透光载板的透光特性,以让发光二极体晶片之光线透过透光载板两侧的第一萤光层与第二萤光层发光,如此可有效的增加光线照射面积,以提升发光效率,并且可避免发光二极体晶片密集堆积而产生光衰的情形;
3)通过导电端子的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设置于电性连接部底部两侧,如此可使光源结构经过模组化后,以减少生产成本,更让光源结构便利的插设于灯具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当代节能科技(东莞)有限公司,未经当代节能科技(东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104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光方向可独立调节的LED灯
- 下一篇:灯泡形灯以及照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