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骨架跳线的旋转调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10370.5 | 申请日: | 2014-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890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关维平;杜继红;杨青坤;赵宇田;余东;温中华;姜喜全;路永清;柏立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平线路器材厂 |
主分类号: | H02G1/14 | 分类号: | H02G1/14 |
代理公司: | 吉林省长春市新时代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2204 | 代理人: | 栾淑华 |
地址: | 136001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骨架 跳线 旋转 调节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调节装置,具体说是涉及一种电力输电线路中对骨架跳线的调节装置。
技术背景
在特高压输电线路中多采用骨架跳线作为耐张塔跳线的主要连接方式(也称引流方式),其中骨架跳线在跳线中不仅起支撑作用,同时可缩小塔头尺寸,减少工程造价。但此种跳线在单回输电线路中,由于中相跳线耐张串直接悬挂于铁塔上并无塔头,而中相跳线塔头支出铁塔并高于耐张串悬挂点,两悬挂点不在同一垂直面内,造成骨架跳线端部的软跳线部分低于骨架支撑跳线部分。再加上软跳线及跳线间隔棒的自重,导致软跳线和骨架支撑跳线的交界处形成垂直向内的急弯,这样不仅跳线成形不好,同时也带来了难以解决的电晕问题。并且跳线在长期运行中急弯处跳线极易产生疲劳断裂,给输电线路运行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为了解决所述问题,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本领域对中相跳线多采用骨架端部加装弯型钢管的方式来解决两端软跳线同骨架支撑跳线连接处的急弯,试图达到成型美观、防止电晕及跳线断裂的目的。但效果并不十分理想,特别是骨架跳线出口弯曲的角度与方向很难确定,给问题的解决增加了难度,使其成为渴望解决却难以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骨架跳线的旋转调节装置,主要是为了解决现有骨架跳线与耐张塔跳线连接方式中存在的跳线成形差,易产生电晕和长期运行中急弯处跳线易产生疲劳断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它包括支撑骨架和组合连接件,通过设置第一、第二两调整支座,将所述第二调整支座的调整板置于第一调整支座上平行所设的两调整板之间,还将第一调整支座、第二调整支座的法兰盘分别与两支撑骨架端部法兰盘相对转动调节后,经组合连接件连接固定实现的。
所述第一调整支座是设置法兰盘及其垂直的两调整板组成的调整构件,所述两调整板由圆形板和矩形板过渡形成一体,在所述两圆形板中心设有对应的轴孔,在两不同直径上还对应设有径向排列的对孔,所述两调整板上的对孔孔径不同。
所述第二调整支座是设置法兰盘及其垂直的一调整板组成的调整构件,所述调整板由圆形板与矩形板过渡形成一体,所述圆形板中心设有轴孔,同时还设置了沿两不同直径与角度分布的弧形排孔。
该实用新型由于采取了第一、第二两调整支座及支撑骨架端部法兰盘的相对转动的调节固定方式,实现了对骨架出口方向与端部跳线出线角度的调整。彻底解决了现有骨架跳线与耐张塔跳线连接方式中存在的跳线成形差,易产生电晕和长期运行中急弯处跳线易产生疲劳断裂的问题。可靠实现了发明目的。并具有结构设计紧凑合理、安装使用方便灵活、工作性能稳定可靠、适宜行业大力推广、发展应用前景广阔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 第一调整支座主视图;
图3是图2的左视图;
图4是图2的俯视图;
图5是第二调整支座主视图;
图6是图5的左视图;
图7是图5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平线路器材厂,未经四平线路器材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1037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噪音控制的乘员舱室的混合材料车身底板
- 下一篇:一种控速溜冰辅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