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泡沫沥青制备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10236.5 | 申请日: | 2014-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629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华;谢海峰;陈峰克;黄志明;赵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雪桃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9/08 | 分类号: | E01C1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 代理人: | 高玉滨 |
地址: | 214134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泡沫 沥青 制备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沥青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泡沫沥青制备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泡沫沥青作为稳定剂和再生剂已经被广泛应用。由于泡沫沥青施工和易性、性能可靠、具有降低混合料生产能耗、减少废气和粉尘排放、明显改善施工作业环境等优点,其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泡沫沥青的制备方法较多,而其中“注水式沥青发泡法”作为性价比较高的一种方法,正在逐渐被接受。然而,目前注水式沥青发泡法所使用的设备通常存在两种情况,一种设备比较原始,生产成本会随着生产量的增加而增加,很难实现大批量连续自动化生产;而另一种设备通常从国外引进,结构复杂、价格昂贵,中小型企业难以承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泡沫沥青制备系统,通过泡沫沥青制备系统不但能够实现泡沫沥青的大批量连续生产,且通过将其与电脑控制系统结合,能够实现自动化生产,降低了大批量生产的成本,而且制作成本低,更容易被中小型企业普遍接受。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泡沫沥青制备系统,包括水泵,以及由上到下依次排列的沥青计量桶、沥青喷淋泵和混合膨胀腔,
所述沥青喷淋泵顶端与所述沥青计量桶连接,底端通过喷淋管道与所述混合膨胀腔连接,
所述混合膨胀腔底端为沥青出口,所述混合膨胀腔的侧壁上安装有注水头,所述注水头通过水管与所述水泵连接。
进一步地,与所述水泵的出水口连接的出水管分别与支管一和支管二连接,
所述支管一与连接所述水泵进水口的进水管连接,在所述支管一上安装有电磁阀一,
所述支管二与所述注水头连接,在所述支管二上安装有电磁阀二。
进一步地,所述出水管上安装有自卸荷阀。
进一步地,所述支管二上连接有与空气压缩机连接的进气管。
进一步地,所述支管二上安装有流量计,所述流量计、所述水泵、所述电磁阀一和所述电磁阀二与电脑控制系统通讯。
本实用新型提出泡沫沥青制备系统,通过泡沫沥青制备系统不但能够实现泡沫沥青的大批量连续生产,且通过将其与电脑控制系统结合,能够实现自动化生产,降低了大批量生产的成本,而且制作成本低,更容易被中小型企业普遍接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泡沫沥青制备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各部件编号及名称为:1、水泵;2、自卸荷阀;3、电磁阀一;4、电磁阀二;5、流量计;6、单向阀;7、单向阀;8、水调压过滤器;9、沥青计量桶;10、沥青喷淋泵;11、混合膨胀腔;12、注水头;13、拌缸;14、电磁阀三;15、空气调压阀;16、压力表;17、手动切断阀;18、支管一;19、支管二;20、进气管;21、出水管;22、进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如图1所示的泡沫沥青制备系统,包括水泵1,以及由上到下依次排列的沥青计量桶9、沥青喷淋泵10和混合膨胀腔11,
沥青喷淋泵10顶端与沥青计量桶9连接,底端通过喷淋管道与混合膨胀腔11连接,
混合膨胀腔11底端为沥青出口,拌缸13位于沥青出口下方,混合膨胀腔11的侧壁上安装有注水头12,注水头12通过支管二19与水泵1连接。
与水泵1的出水口连接的出水管21分别于支管一18和支管二19连接,
支管一18与连接水泵1进水口的进水管22连接,在支管一18上安装有电磁阀一3,
支管二19与注水头12连接,在支管二19上安装有电磁阀二4。
出水管21上安装有自卸荷阀2。
支管二19上连接有与空气压缩机连接的进气管20,在进气管20上安装有电磁阀三14和空气调压阀15。
在进水管22、支管二19和进气管20上均安装有手动切断阀17。
支管二19上安装有流量计5,流量计5、水泵1、电磁阀一3和电磁阀二4与电脑控制系统通讯。
使用时,由电脑控制系统根据将拌和的油石比设定好水泵1的喷水流量及时间后,同时开启水泵1和电磁阀一3, 水从进水口在水泵1进、出口进行短循环等待。
沥青装入沥青计量桶9中,矿集料装入到拌缸13中,启动沥青喷淋泵10抽取沥青计量桶9中沥青,通过喷淋管道,向混合膨胀腔11喷热沥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雪桃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无锡雪桃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102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引流沟开沟装置
- 下一篇:制备硒化镉量子点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