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槽车增压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510087.2 | 申请日: | 2014-09-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412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 发明(设计)人: | 俞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特莱姆气体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7C7/02 | 分类号: | F17C7/02;F17C7/04 |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0 | 代理人: | 张欢勇 |
| 地址: | 214028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槽车 增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增压器,具体是指一种槽车增压器。
背景技术
运载低温液态气体的槽车包括存贮低温液态气体的储罐和用于为储罐供压从而使低温液态气体从储罐中排出的增压器,所述增压器由多根承压管联通而成,每根承压管上设有多个翅片;所述车载低温液态气体储罐包括内胆和外胆,低温液态气体装在内胆内,内胆上部设有增压口,内胆下部设有用气口和出气口,所述增压器串接在出气口与增压口连接的通路上。
低温液态气体槽车卸车时,将低温液态气体由出气口流入增压器承压管,经过放热气化形成气压并通过增压口进入内胆,最终对车载低温液态气体储罐的内胆增压,将低温液态气体压入外部低温液态气体储罐。
现有技术中,安装槽车上的增压器为八翅片式增压器(即每根承压管上均匀分布八个翅片),通过较多翅片来提高承压管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进入增压器中低温液态气体的气化量,使增压器对车载低温液态气体罐的内胆造成较高压力,同时进一步降低结霜、结冰的情况;而实际中槽车在卸车时,槽车内低温液态气体不会立刻全部卸完,所以八翅片增压器上仍会出现结冰,由于八片翅片的上部形成一个杯状结构,使得上半部冰霜很难去除,导致承压管换热率下降,该结构增压器在运行一段时间后由于结冰且很难去除,使增压效果明显降低,运行一段时间后增压器有效增压部分仅为承压管和下部的翅片,而此时槽车又不便停止卸车化霜。
从以上结构和描述可以看出,现有技术的问题:增压器结构导致卸车速度较慢。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卸车速度快的高效低温液态气体槽车增压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槽车增压器,包括多根承压管和翅片,所述每根承压管上安装有翅片,所述翅片为绕片式,所述绕片式翅片长度为200-250米,所述承压管采用先横排并联再纵列串联的方式连接。
根据上述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具有如下优点:
第一、绕片式翅片相比散射状的翅片,其与空气接触面积更大,增压效果相比现有技术的八片翅片较好。
第二、经过计算和实际现场勘察发现,1立方的槽车要在2小时内卸车,采用绕片式翅片则需要7.69米,目前最大的槽车容积为30立方,经申请人计算误差设定在5%左右,当翅片长度在200-250米时,可以保证任何槽车在2小时内将槽车内低温液态气体全部卸完,从而有效提高槽车卸车速度。
作为改进,每横排承压管之间的间距为120-150毫米;有效避免每横排中承压管彼此间带来的空间影响。
作为改进,每纵列承压管之间的间距为120-150毫米;降低车辆行车阻力,使液体气化后顺利回到槽车内
作为优选,所述绕片式翅片长度为230.7米;经计算采用翅片长度为230.7米时,30立方槽车2小时可以完全卸完。
作为优选,所述每横排中承压管彼此间距为120毫米,一般槽车宽度在2.3米以下,该间距设计可以达到保证空气流动性的同时有降低每横排中承压管彼此间带来的空间影响。
作为优选,所述每纵列承压管彼此间距为140毫米,对于一般槽车的地盘高度,该设计可以最大限度降低阻力,使液体气化后顺利回到槽车内。
作为优选,所述增压器每横排并联10根承压管,最大限度利用槽车底部空间。
作为优选,所述增压器每纵列为2根根承压管,最大限度利用槽车底部空间。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槽车增压器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承压管,2、翅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一种槽车增压器,包括多根承压管1和翅片2,所述每根承压管1上安装有翅片2,所述翅片2为绕片式,所述绕片式翅片2长度为200-250米,由于槽车在公路长途运输等原因,其体积受到一定的限制,通常会将增压器安装在槽车的底部,宽度也受限制,所以所述承压管1采用先横排并联再纵列串联的方式连接,将增压器设定在宽度方向并联10根绕片式翅片为一排,每横排承压管之间的间距为120-150毫米,具体间距为120毫米,可以有效避免其它管道安装带来的空间影响,高度方向为二排,每纵列承压管之间的间距为120-150毫米,即排与排之间的间距为120-150毫米,具体间距为140毫米,可以最大限度降低阻力,使液体气化后顺利回到槽车内。
实用新型人根据正常状态下,一台1米3的装载低温液态气体的槽车的工况:
1.气化介质: 低温液态气体(槽车内的液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特莱姆气体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无锡特莱姆气体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100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体智能放空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用于趸船的LNG加注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