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辊道输送在线转向平台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509808.8 | 申请日: | 2014-09-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217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 发明(设计)人: | 李德发;余宏伟;熊涛;汪菊华;余爱华;董玮;洪君;鲍海燕;王孝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13/00 | 分类号: | B65G13/00;B65G47/24 |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胡镇西;康晨 |
| 地址: | 43008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输送 在线 转向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辊道平台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辊道输送在线转向平台。
背景技术
我国正逐步向工业大国和工业强国迈进,高效性和精确性是衡量工业化进程的重要指标。钢铁企业等传统粗放型生产企业也同样面临转型,很多设备和设施需要改造。如很多钢铁企业的宽厚板产线,在板坯输送过程中还不具备在线精确调整角度的设备。传统的采用先起吊后旋转的方法,费时费力又不够精确,且设备占用空间大。专利号为200920132759.X的中国专利提供一种斜置转向辊道平台,结构复杂,不具备正常输送和转向两用,且转向角度单一,经过该平台的物件只能发生90℃转向。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既能实现正常输送又能实现平台转向的辊道输送在线转向平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辊道输送在线转向平台包括辊道框架和多根等直径辊,所述多根等直径辊设置在辊道框架上,所述辊道框架上还设置有多根变直径转向辊,所述变直径转向辊由大直径段和小直径段构成,所述大直径段的直径与等直径辊的直径大小相同,所述小直径段的直径小于等直径辊的直径大小,所述多根变直径转向辊的大直径段和小直径段相间排列布置在辊道框架上。
进一步、所述大直径段和小直径段的分界线为变直径转向辊的中点。
进一步、所述等直径辊布置在辊道框架两端,所述变直径转向辊位于辊道框架中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所设计的辊道输送在线转向平台结构简单,实现正常输送和平台转向两用,可以实现在线任意角度精确转向,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空间并提高了转向精确度,不仅适用于钢铁企业,也同样适用于其它大型加工和设备制造企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所示的辊道输送在线转向平台,包括辊道框架1和多根等直径辊2,多根等直径辊2设置在辊道框架1上,辊道框架1上还设置有多根变直径转向辊3,变直径转向辊3由大直径段3a和小直径段3b构成,大直径段3a的直径与等直径辊2的直径大小相同,小直径段3b的直径小于等直径辊2的直径大小,多根变直径转向辊3的大直径段3a和小直径段3b相间排列布置在辊道框架1上。大直径段3a和小直径段3b以变直径转向辊3的中点为分界线。等直径辊2布置在辊道框架1两端,变直径转向辊3位于辊道框架1中间。
当只需实现输送目的时,等直径辊2和变直径转向辊3朝同一方向转动,变直径转向辊3不影响普通传送。当需要使物件旋转从而变换物件角度时,待被输送的物件完全置于转向区域上,相邻的两根变直径转向辊3通过驱动电机实现相反方向转动,因为小直径段3b与物件不接触,物件受变直径转向辊3摩擦力相反,即可旋转不同角度,当达到旋转角度要求时,再将所有变直径转向辊3调节为同向转动,输送至目标位置。本装置可以实现正常输送和平台转向两用,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空间并提高了转向精确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未经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0980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