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臭地漏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08851.2 | 申请日: | 2014-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237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王品余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品余 |
主分类号: | E03F5/04 | 分类号: | E03F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2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臭 地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漏,具体涉及一种防臭地漏。
背景技术
地漏是连接排水管道系统与室内地面的重要接口,是作为住宅中排水系统和防臭的重要部件,现有技术下的地漏采用浮球等装置单向密封,封闭性能虽良好,但同时会给流水阻力,相当于在地漏内安装有单向阀,这就要求流入地漏的水有一定的流水压力,会导致总有水部分水滞留在地漏入口处,流水不通畅,当密封面损坏或腐蚀后,地下管道内的异味会从地漏处散发出来。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臭地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防臭地漏,包括集水槽,集水槽的中间底部连接有排水漏斗,集水槽的底部两端对称设置有安装支架,集水槽的槽口内装置有槽盖,所述排水漏斗包括漏斗座体,漏斗体,过滤网筛,漏斗体紧密套接在漏斗座体上开设的通道内,通道上口处设有环形护边,位于环形护边的下方的侧壁上开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内装置有密封圈,所述通道延伸到漏斗座体的内腔底部,且与漏斗座体保持有间距,在漏斗座体的内腔一侧设有出水管口,出水管口与漏斗座体的内腔之间设有一漫水板,漫水板的低于通道上口,而高于通道下口。
进一步值得注意的是,所述过滤网筛套装于漏斗体内腔中,过滤网筛的圆环形上边沿对称设置有挡柄。
进一步值得注意的是,所述槽盖下底面两侧边沿上连接有若干对支脚,所述支脚通过连接套固定,所述每对支脚的底部位于同一平面上。
进一步值得注意的是,所述安装支架包括底面支撑板和与地面支撑板为一体的并垂直于地面支撑板的立柱板,立柱板的上顶端与集水槽外底部固定连接且立柱板垂直于集水槽外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防臭地漏口宽,深度深,有足够的空间排水,可以避免流水的压力不大而造成排水不顺畅,密封圈套装于环槽内,环槽是一个独立的空间,防腐蚀,有效延长密封圈寿命,本地漏采用水密封,能够更好的隔绝地下水所散发的臭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向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的防臭地漏,包括集水槽1,集水槽1的中间底部连接有排水漏斗2,集水槽1的底部两端对称设置有安装支架3,集水槽1的槽口内装置有槽盖4,所述排水漏斗2包括漏斗座体5,漏斗体6,过滤网筛7,漏斗体6紧密套接在漏斗座体5上开设的通道内,通道上口处设有环形护边8,位于环形护边8的下方的侧壁上开设有环形凹槽9,环形凹槽9内装置有密封圈10,所述通道延伸到漏斗座体5的内腔底部,且与漏斗座体5保持有间距,在漏斗座体5的内腔一侧设有出水管口11,出水管口11与漏斗座体5的内腔之间设有一漫水板12,漫水板12的低于通道上口,而高于通道下口13。
优选的,所述过滤网筛7套装于漏斗体6内腔中,过滤网筛7的圆环形上边沿对称设置有挡柄14。
优选的,所述槽盖4下底面两侧边沿上连接有若干对支脚14,所述支脚14通过连接套15固定,所述每对支脚14的底部位于同一平面上。
优选的,所述安装支架3包括底面支撑板16和与地面支撑板16为一体的并垂直于地面支撑板16的立柱板17,立柱板17的上顶端与集水槽1外底部固定连接且立柱板17垂直于集水槽1外底部。
优选的,所述安装支架3的立柱板17上还开设有安装调节孔,所述安装调节孔内穿插有螺钉,螺钉通过螺母(手拧式螺母)与安装于地下的安装台紧固相连。
优选的,所述集水槽1、排水漏斗2、安装支架3、槽盖4均为不锈钢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耐腐蚀,排水性能优异,水密封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是厨、卫、浴底面排水的优选地漏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品余,未经王品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088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