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雷击突波保护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508797.1 | 申请日: | 2014-09-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679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 发明(设计)人: | 陈钦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洸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H9/06 | 分类号: | H02H9/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雷击 保护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护电子装置中负载电路的保护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避免因雷击所产生的高电压或是电力突波的雷击突波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今科技产品的广泛应用,从以往的电子产品发展至今,电子产品的电路组成及电子元件越来越精密,家用型电子产品或车用型电子产品的发展越来越精密及复杂化,一旦发生电路短路会容易造成电子产品的运作失灵,然而外在因素会影响电子产品短路的原因则可能因为有突波的产生。
一般会产生突波的可能原因有两种,一种是打雷闪电所造成的突波,另一种则是由电路开关所产生的突波,故过去的现有技术中,常见在电子产品的突波保护装置有保险丝或是无熔丝开关等来做为瞬间高压或是负载电路过载时的电子产品断路保护。然而,打雷闪电或是开关电路所产生的突波是以微秒的极短时间所产生,且突波产生的次数也不只限于一两次,即使有现有的突波保护装置,其容易因为过多的高压电量的输入影响电子产品中的电子元件的运作,未必能达成有效放电的作用。
因此,本实用新型再针对上述的困扰,提出一种雷击突波保护装置,其藉由连接于电源与一负载电路之间,通过金属线将电离子引入装置,再藉由尖端放电释放高压电力以保护电子产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雷击突波保护装置,其可藉由装置内的金属导体与非导电体所产生的周长,提高电离子于装置内的行经时间,藉此调整装置内可承载的电压值,可以依据不同的电子产品设计不同的电压承载压力值,以保护电子产品内的电子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雷击突波保护装置,其可藉由装置内彼此靠近倾斜的金属导体产生尖端放电的功效,且因为金属导体彼此靠近倾斜可缩短尖端放电的时间,藉此能抵抗极短时间内所产生的突波,有效保护电子产品内的电子元件。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雷击突波保护装置,其可藉由尖端放电所产生的电力与装置内的导电气体产生光的输出,藉此光能吸收突波的能量,有效保护电子产品内的电子元件。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雷击突波保护装置,其可电性连接于电子产品中的电源及负载电路之间,且包括有一底盘、二根金属线、二个金属导体、一非导电体、一导电气体及一外壳。二根金属线插设于底盘并分别对应连接设置于该底盘上的二个金属导体,再藉由外壳设置于底盘之上且密封住彼此倾斜的二个金属导体及位于其中的非导电体与一导电气体,电离子可藉由金属线流进装置内,金属导体与非导电体可因所设置的位置及大小而产生不同的沿面距离,因不同的沿面距离而可改变雷击突波保护装置可承载的电压值,再因彼此倾斜的金属导体缩短尖端放电的时间。
下面藉由具体实施例配合所付的图式详加说明,当更容易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内容、特点及其所达成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方块元件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0雷击突波保护装置;12底盘;14a金属导体;14b金属导体;16a金属线;16b金属线;18电源;20负载;22非导电体;24外壳;26导电气体;28突起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
雷击突波保护装置是一种结合高强度气体放电灯(High-intensity discharge,HID)且用以保护电子产品中电路的保护装置,可电性连接于一电源及负载电路接地侧之间,藉由可调整的沿面距离及尖端放电的功能,以避免遭受雷击时需承受的瞬间突波的侵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洸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三洸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087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