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用血管外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07858.2 | 申请日: | 2014-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336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张大宏;王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2/82 | 分类号: | A61F2/82;A61F2/06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张法高;赵杭丽 |
地址: | 310014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血管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材领域,涉及一种医用血管外支架,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胡桃夹综合症的医用血管外支架。
背景技术
胡桃夹综合征(nutcracker syndrome,NCS),即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是指左肾静脉在通过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之间的夹角时,由于夹角小而受到压迫,出现以血尿(可导致贫血)、蛋白尿、腹痛(典型的左腰部疼痛)、生殖静脉曲张等一系列综合症。
目前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临床上主要采取手术或介入治疗。介入治疗为左侧肾静脉狭窄处血管内支架置放术。一般通过穿刺股静脉将支架送入左肾静脉受压处并配合球囊扩张肾静脉来改善淤血。此方法不用开腹而且创伤小,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治疗方法,但该治疗价格昂贵、远期疗效不明确,有支架脱落或变形,再次狭窄、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可能,术后还需长期服用抗凝药物,尚不宜广泛开展。手术治疗术式主要包括左肾静脉下移-下腔静脉吻合术,肠系膜上动脉上移-腹主动脉吻合术,生殖静脉-腔静脉分流术等,一般都需要血管吻合技术,相对难度较大,对术者技术要求高;且有出现血管吻合口出血、狭窄、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可能;另外,由于改变了血管正常的解剖位置,其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1988年Barnes等提出了左肾静脉人造血管外支架固定术,即用人工血管包绕左肾静脉,支撑起隧道样结构,减少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夹角对左肾静脉的压迫,从而解除相应症状。该手术方法创伤小,不改变血管正常的解剖位置,不涉及大血管的吻合,可操作性强;同时可在腔镜下完成,进一步减少手术创伤;可作为胡桃夹综合征的理想治疗办法。但目前没有专门的肾静脉血管外支架,平时用人工血管来替代,由于左肾静脉独特的解剖学位置,存在支架植入困难,支撑力度不合适,以及置入后人工血管无支撑点,使支架滑动脱落而使手术失败的可能;因此,根据左肾静脉及其周围组织的解剖学结构,设计专用的肾静脉外支架对该手术的推广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医用血管外支架,是一种治疗胡桃夹综合症的医用血管外支架,具有抗压、不溶解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结构设计符合左肾静脉局部独特的解剖构造。
本实用新型的医用血管外支架,由圆弧形支撑面、固定支撑面、左侧侧翼、右侧侧翼、针孔构成,圆弧形支撑面和固定支撑面连接,形成夹角a为90°~110°,左侧侧翼和右侧侧翼分别固定在圆弧形支撑面两侧形成两翼延伸,左侧侧翼长2~3cm,右侧侧翼长1~2cm,宽度b均为0.8~1.2cm,针孔分别设置在圆弧形支撑面下缘,用于缝合固定于周围组织。整个支架边缘、边角均做圆润光滑处理。医用血管外支架由不溶性、不降解的具有抗压性能的生物相容性材料制成。
圆弧形支撑面和固定支撑面之间的沿轴向的开口宽度d为1.0~1.5cm,为血管嵌入口。圆弧形支撑面弧度β为90°~130°,横截面半径r为1cm。左侧侧翼和右侧侧翼与圆弧形支撑面一体制成。
本实用新型针对目前临床上欠缺治疗胡桃夹综合征的专用血管外支架,根据肾静脉局部解剖结构,研究设计了一款上述新型血管外支架,其有益之处在于:1.采用开口半圆设计既方便术中放置支架,骑跨于肾静脉之上;同时也留有周围脂肪组织长入血管周围的空间,可以避免现有血管外支架紧箍血管导致血管纤维化发生的可能。2.固定支撑面采用垂直面设计可以卡在肾筋脉与腹主动脉之间,紧贴腹主动脉,避免现有血管外支架治疗胡桃夹综合征时存在的翻动或脱落可能。3.血管的上方圆弧形支撑可以很好的契合肾静脉,并能稳固支撑起肠系膜上动脉,解除肠系膜上动脉对肾静脉的压迫。4.两翼的设计可以在不增加放置难度的前提下协助主支撑面,起到加强支撑作用,并且能在支架轻微左右滑动时仍起到支撑作用。5. 整个支架边缘、边角均做圆润光滑处理,减少支架损伤周围组织的潜在可能。6.边缘针孔设计,方便手术操作,同时进一步起到稳定支架植入体内后位置的作用。在胡桃夹综合症治疗中具有良好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人民医院,未经浙江省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078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可滑动医用夹板
- 下一篇:一种缺血下肢控制性灌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