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压电陶瓷换能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07607.4 | 申请日: | 2014-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350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路尚伟;王兴超;王瑞锋;夏媛毓;刘立娟;杨玉杰;高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沂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6B1/06 | 分类号: | B06B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017 山东省临***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电 陶瓷 换能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元器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超声检测压电陶瓷换能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一种用于超声检测的压电陶瓷换能器,它由长条形压电陶瓷片组成,压电陶瓷片两面附有银电极,焊接导线后直接连接在电路中。长条形的压电陶瓷片两面电极若做在同一面,侧面电极连接较为困难,所以只能是在压电陶瓷片的两面焊接电极导线。但在压电陶瓷片的两面焊接电极导线,引线的连接不方便,而且不利于封装及固定换能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压电陶瓷换能器,该压电陶瓷换能器不仅坚固可靠,而且可以方便封装安装于超声检测探头空腔内。
本实用新型一种压电陶瓷换能器,包括压电陶瓷元件、金属膜片,所述压电陶瓷元件和金属膜片通过环氧树脂胶粘合在一起;所述金属膜片为直拐角的长条形,其中未与压电陶瓷元件粘合的长条端上设有一个圆孔。
所述压电陶瓷元件由压电陶瓷片和压电陶瓷片的正、背两面上的金属电极构成。
所述压电陶瓷片为长条形。
所述压电陶瓷片正面的金属电极由烧结在压电陶瓷片上的银层构成,所述压电陶瓷片背面的金属电极由烧结在压电陶瓷片上的银层和通过环氧树脂胶粘贴在银层上的金属膜片构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压电陶瓷元件和金属膜片通过环氧树脂胶粘合在一起,提高了换能器的牢固性和强度;压电陶瓷换能器可通过金属膜片上的圆孔利用螺栓与超声检测探头内腔固定,安装方便、牢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压电陶瓷换能器的纵剖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压电陶瓷换能器的俯视图;
图3图1所示的压电陶瓷换能器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如图1、图2、图3所示,图中:1、金属膜片,2、圆孔,3、环氧树脂胶,4、银层,5、压电陶瓷片。
其包括压电陶瓷片、金属膜片、两金属电极,两金属电极分别置于压电陶瓷片的正、背两面上,压电陶瓷片正面的金属电极由烧结在压电陶瓷片上的银层构成,压电陶瓷片背面的金属电极由烧结在压电陶瓷片上的银层和通过环氧树脂胶粘贴在银层上的金属膜片构成,金属膜片为直拐角的长条形,其中未与压电陶瓷元件粘合的长条端上设有一个圆孔。需要焊接引线时,一条焊接在压电陶瓷片正面金属电极上,另一条焊接在金属膜片圆孔附近即可。
使用时将压电陶瓷换能器安装在超声检测探头空腔内,压电陶瓷换能器金属膜片与空腔底部紧密结合,带圆孔的直拐角边与空腔侧面紧密结合,本实用新型换能器呈“L”形,与空腔内壁紧密贴合,需要焊接引线时,一条焊接在压电陶瓷片正面金属电极上,另一条焊接在金属膜片圆孔附近,安装方便、牢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沂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沂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076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正反两用电动三轮车
- 下一篇:一种自行车车圈清扫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