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使用条码定位的升降机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06844.9 | 申请日: | 2014-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381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陈秋婕;刘黎明;丁玉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奇自动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3/16 | 分类号: | B66C13/16;B66C13/48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韩凤 |
地址: | 214187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使用 条码 定位 升降机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汽车生产输送线使用条码定位的升降机系统,属输送机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升降机是汽车生产输送线中常见的一种设备。它把汽车车身和汽车零件按照要求进行升降,配合水平输送设备把车身和零件输送至不同高度的输送线。
通常,每台升降机都设有一个发号块,随升降机进行升降,升降机的立柱上装有多个传感器,当某个传感器感应到发号块,就可得到当前的升降位置信号,当这些信号传到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进行处理后,根据处理结果,升降机继续运行、减速或停止。
但是,随着汽车生产输送线的不断发展,生产节拍的不断加快,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升降机也不断地发生变化,升降机停止的位置增多,位置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这样就使传感器越来越多,传感器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传感器数量增加,使传感器不动作或误动作的几率增加,导致升降机故障率增加。传感器之间距离变小,导致传感器安装困难,甚至无法安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问题,提出一种条码定位的升降机系统,条码定位系统的应用,可根据生产要求自动控制升降机进行复杂的升降动作。
按照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技术方案,所述使用条码定位的升降机系统包括升降机和升降机控制系统,所述升降机包括:立柱、升降装置和水平输送装置,升降装置在升降电机的驱动下沿立柱升降,水平输送装置把车身和零件输送至升降机中或从升降机中拉出;在所述立柱的旁侧竖直布设条码,在升降装置上安装条码阅读器,所述条码阅读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到升降机控制系统,条码阅读器随升降装置一起升降,并读出条码上的位置信息,发送给升降机控制系统。
所述条码连续的布设在升降装置运行的全程。
具体的,所述升降机控制系统采用PLC,所述条码阅读器通过现场总线连接到PLC,或者所述条码阅读器连接到接口模块,再通过现场总线连接到PLC。
具体的,所述条码阅读器与条码之间的距离为80~120毫米。
具体的,在所述条码上覆盖一层透明保护层,如1至3毫米厚的有机玻璃。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节省了大量的检测开关: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条码定位系统,原用于检测升降位置的传感器和发号块可以取消。
2、升降距离长:条码的长度可达到10000米。
3、精度高:条码定位系统的测量精度可达1毫米以内,比传感器检测要精确的多。
4、通讯方式多:条码阅读器自带Ethernet、RS485、RS232、SSI和Canopen多种接口,能和大多数PLC进行直接通讯;如果通过接口模块,可以把条码阅读器读出的位置信息转换成各种现场总线能接受的信号,通过现场总线把信号传送给PLC。
附图说明
图1带有条码定位的升降机系统示意图。
图2是条码定位系统电气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用条码定位系统测量升降机的升降位置,以达到保证升降位置的准确性和进行失速坠落保护的目的。
升降机系统包括升降机、升降机控制系统。其中,如图1所示,升降机包括:立柱14、升降装置7、水平输送装置,还可以包括辅助移载装置。立柱14作为垂直方向运动的轨道,保证升降装置7运动的直线度。升降装置7在升降电机6的驱动下带车身13和零件升降,把车身13和零件输送到不同的高度。水平输送装置(包括地面水平输送装置8和空中水平输送装置9)把车身13和零件输送至升降机中,或把车身13和零件从升降机中拉出。空中水平输送装置9通过空中可开合吊具11(吊具11两侧为吊具开合机构12)运载车身13和零件,地面水平输送装置8通过地面台车10运载车身13和零件。辅助移载装置是为了避开在升降过程中设备之间的干涉,以及防止车身和零件在移载过程中发生偏移。
本实用新型在升降装置7上安装条码阅读器1,条码阅读器1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到升降机控制系统,条码阅读器1实时的读取条码2上的位置信息,发送给升降机控制系统。一般的升降机控制系统采用PLC。条码2连续的布设在升降装置7运行的全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奇自动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奇自动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068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船用输送机构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电动夹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