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灯故障报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06534.7 | 申请日: | 2014-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499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1 |
发明(设计)人: | 卢玲;于秀娜;扬继宏;邹玉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卢玲 |
主分类号: | B60Q1/00 | 分类号: | B60Q1/00;B60Q9/00 |
代理公司: | 吉林市华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2207 | 代理人: | 林家胜;张玉致 |
地址: | 132021 吉林省吉林市龙***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灯 故障 报警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灯故障报警装置,属汽车电气配件领域。
技术背景
汽车的车灯不仅是用于照明的工具,同时也是一种交通语言,例如转向灯、倒车灯等,能够将车辆的行驶意图及时的告知其他车辆司机或行人,保证道路的交通安全,所以车灯在车辆安全行驶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日常行车中,车灯偶尔会因保险丝的熔断导致故障,尤其是当后雾灯、后转向灯、后示廓灯、侧转向灯发生故障时,处于驾驶位的司机无法及时了解,通常都是经他人提醒,才能发现上述车灯的故障,给安全行车埋下了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灯故障报警装置,使用本装置,在车灯因保险丝熔断产生故障的时候,能即时报警,保障车辆的行驶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车灯故障报警装置,具有电源、车灯开关和保险丝,电源通过电线与车灯开关电连接,车灯开关通过电线与保险丝的第一电极脚电连接,保险丝的第二电极脚通过电线与车灯电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常闭继电器和电报警器,常闭继电器的通断触点两端通过电线分别与电报警器、保险丝的第一电极脚连接,常闭继电器的线圈两端通过电线分别与保险丝的第二电极脚、车身地连接。
本技术的优点是:当保险丝熔断后,常闭继电器的线圈无电,此时,常闭继电器的通断触点闭合,电报警器立即发出警报,通知司机排障,保障行车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车灯故障报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源、2车灯开关、3保险丝、4三号管脚、5一号管脚、6线圈、7通断触点、8常闭继电器、9二号管脚、10四号管脚、11电报警器、12车灯、13保险丝的第二电极脚、14保险丝的第一电极脚。
具体实施方式
车灯故障报警装置,具有电源1、车灯开关2和保险丝3,电源通过电线与车灯开关电连接,车灯开关通过电线与保险丝的第一电极脚电连接,保险丝的第二电极脚通过电线与车灯12电连接,还具有常闭继电器8和电报警器11,常闭继电器的通断触点7两端通过电线分别与电报警器、保险丝的第一电极脚连接14,常闭继电器的线圈6两端通过电线分别与保险丝的第二电极脚13、车身地连接。所述的电源是指车辆的供电单元,具体是指发电机和蓄电池;所述的车身地是指汽车车身的金属地,车身地与蓄电池负极连接。
本实施例中:常闭继电器的通断触点两端分别与常闭继电器的一号管脚5、二号管脚9连接,常闭继电器的线圈两端分别与常闭继电器的三号管脚4、四号管脚10连接,其中一号管脚通过电线与保险丝的第一电极脚电连接,二号管脚通过电线与电报警器电连接,三号管脚通过电线与保险丝的第二电极脚电连接,四号管脚搭接汽车车身地,本实施例使用的是型号为JD1914的常闭继电器,也可使用LCAR-1B-12DM型常闭继电器。
所述的电报警器是指声音报警器、指示灯报警器或上述两种报警器的结合,可进行声光报警,声音报警可用哔音或语音提示,指示灯报警器可用闪光或文字显示报警,能让司机更直接的了解车灯故障。
所述的车灯是指近光灯、远光灯、前示廓灯、前转向灯、侧转向灯、前雾灯、后雾灯、后转向灯、倒车灯、后示廓灯、牌照灯、车厢示廓排灯等等,因 每组灯光均通过单独的线路与对应的保险丝和车灯开关连接,所以,本实用新型车灯故障报警装置可根据需要的实际数量,分别安装在所选的车灯或保险丝处。以车灯是左后转向灯、车灯开关是左后转向灯开关为例,其工作原理是:当左后转向车灯开关开启时,电源的电流经保险丝供给车灯和常闭继电器的线圈,线圈通电后使常闭继电器的通断触点断开,电报警器不工作;当保险丝熔断失效后,常闭继电器的线圈无电,常闭继电器的通断触点闭合,此时,电源的电流经常闭继电器的通断触点供给电报警器,电报警器立即工作报警,司机可根据警报指示,及时发现车灯故障,进行检查排障,保障行车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卢玲,未经卢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065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