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包括钢绞线束的岩石扩孔自锁锚索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506374.6 | 申请日: | 2014-09-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630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 发明(设计)人: | 周剑波;高作平;陈明祥;张畅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武大巨成结构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5/74 | 分类号: | E02D5/74 |
| 代理公司: | 武汉荆楚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15 | 代理人: | 刘牧 |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包括 钢绞线束 岩石 扩孔 锁锚索 | ||
1.包括钢绞线束的岩石扩孔自锁锚索,包括外孔(2)及其内部设置的锚索、锁头(3),所述锚索包括锚固段与张拉段,锚固段的顶端与张拉段相连接,锚固段的底端与锁头(3)相连接,且锚固段通过灌浆料(1)与外孔(2)的内壁相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孔(2)由上至下包括依次连接的上直孔(21)与底部扩孔(22),上直孔(21)为圆筒结构,底部扩孔(22)为上窄下宽的圆锥台结构,且上直孔(21)的横截面窄于底部扩孔(22)的横截面;
所述锚索由多根钢绞线束(4)组成,每根钢绞线束(4)由多根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绞制而成,且锚固段内的钢绞线去除防腐层、张拉段内的钢绞线保留防腐层;
所述锁头(3)是上窄下宽的圆锥台结构,锁头(3)的顶部设置有顶部灌浆孔(31)与多个用于钢绞线束(4)插入的顶部插孔(32),顶部灌浆孔(31)位于正中间,多个顶部插孔(32)绕顶部灌浆孔(31)均匀分布,锁头(3)的底部设置有底部灌浆孔(33)与多个用于钢绞线束(4)插入的底部插孔(34),底部灌浆孔(33)位于正中间,多个底部插孔(34)绕底部灌浆孔(33)均匀分布,顶部灌浆孔(31)、底部灌浆孔(33)对应设置,顶部插孔(32)、底部插孔(34)对应设置,且底部插孔(34)的直径大于顶部插孔(32)的直径;所述钢绞线束(4)上位于顶部插孔(32)、底部插孔(34)之间部位的外侧部通过夹片(5)与顶部插孔(32)、底部插孔(34)的内孔壁相连接,所述夹片(5)是上窄下宽、中空的圆锥台结构,夹片(5)底部的直径小于底部插孔(34)的直径;
所述岩石扩孔自锁锚索还包括套设在锚固段外部的分瓣式圆管(6),该分瓣式圆管(6)由上至下包括限位部(61)及其底部连接的多个瓣状部(62),限位部(61)为圆筒式结构,限位部(61)的直径大小位于锁头(3)顶部、底部的直径之间,限位部(61)的内部贯穿设置有锚固段,限位部(61)的底部与多个瓣状部(62)的顶端相连接,瓣状部(62)的顶端高于锁头(3)的顶部设置,瓣状部(62)的底端位于锁头(3)的顶部、底部之间设置,且瓣状部(62)的底端与底部扩孔(22)的孔壁相连接;
所述张拉段位于上直孔(21)内设置,锚固段位于上直孔(21)、底部扩孔(22)内设置,锁头(3)、分瓣式圆管(6)位于底部扩孔(22)内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括钢绞线束的岩石扩孔自锁锚索,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扩孔(22)包括相互连接的中锥孔(221)、下直孔(222),中锥孔(221)为上窄下宽的圆锥台结构,中锥孔(221)的顶部与上直孔(21)同直径相通,中锥孔(221)的底部与下直孔(222)同直径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包括钢绞线束的岩石扩孔自锁锚索,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浆料(1)为无机微膨胀灌浆料,其28d抗压强度等级大于等于M50。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包括钢绞线束的岩石扩孔自锁锚索,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瓣式圆管(6)的制造材料为Q235B钢套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武大巨成结构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武大巨成结构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0637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桩基声测管结构
- 下一篇:具有防蚀功能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