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交叉齿传动的行星齿轮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06277.7 | 申请日: | 2014-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995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包旭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宝松重型机械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23 | 分类号: | F16H57/023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胡美强;杨东明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叉齿 传动 行星 齿轮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交叉齿传动的行星齿轮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行星机构都是由中心外齿轮、中心内齿圈、行星齿轮和行星支架组成。内齿圈的加工通常采用插齿方式,因此,其生产效率和制造精度相对较低,一般低于外齿轮。此外,内齿圈包络了整个行星齿轮系统,齿轮系统运行时产生的热量难以排出,使得容易发生行星包内温度过高而造成机件损坏的情况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内齿轮制造难度大、精度低、容易损坏等缺陷,提供一种交叉齿传动的行星齿轮机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交叉齿传动的行星齿轮机构,其包括一行星架和一输出齿轮,其特点在于,其还包括一输入轴一、一输入轴二、一中心齿轮一、一中心齿轮二、一行星齿轮一和一行星齿轮二,所述中心齿轮一的轴心和所述中心齿轮二的轴心相重合,所述输入轴一穿设于所述中心齿轮一的轴心,所述输入轴二穿设于所述中心齿轮二的轴心,所述输入轴二的一端通过一轴承轴接于所述中心齿轮一,所述输入轴一和所述输入轴二分别轴接于所述行星架的两侧,所述行星齿轮一与所述中心齿轮一相啮合,所述行星齿轮二与所述中心齿轮二相啮合,所述行星齿轮一和所述行星齿轮二均轴接于所述行星架,所述输出齿轮固接于所述行星架。
较佳地,所述行星齿轮一有两个,两所述行星齿轮一相互啮合且均与所述中心齿轮一啮合。
较佳地,所述行星齿轮二有两个,两所述行星齿轮二相互啮合且均与所述中心齿轮二啮合。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免除了传统行星包的内啮合齿轮副,采用外啮合齿轮副,大大地简化了行星包结构,大大减小了制造难度,提高行星齿轮机构的制造精度,大大减小了制造成本,降低因润滑油温度过高引起的损坏几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B-B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交叉齿传动的行星齿轮机构,其包括行星架2和输出齿轮8,其还包括输入轴一1、输入轴二6、中心齿轮一4、中心齿轮二5、行星齿轮一3和行星齿轮二7,中心齿轮一4的轴心和中心齿轮二5的轴心相重合,输入轴一1穿设于中心齿轮一4的轴心,输入轴二6穿设于中心齿轮二5的轴心,输入轴二6的一端通过一轴承轴接于中心齿轮一4,输入轴一1和输入轴二6分别轴接于行星架2的两侧,行星齿轮一3与中心齿轮一4相啮合,行星齿轮二7与中心齿轮二5相啮合,行星齿轮一3和行星齿轮二7均轴接于行星架2,输出齿轮8固接于行星架2。行星齿轮一3有两个,两行星齿轮一3相互啮合且均与中心齿轮一4啮合。行星齿轮二7有两个,两行星齿轮二7相互啮合且均与中心齿轮二5啮合。
本实用新型交叉齿传动的行星齿轮机构的主要工作原理如下:
采用成对且相互啮合的行星齿轮对组合,关键是该组合的行星齿轮对在其齿长方向有一个交差量,每个行星齿轮在与另一个行星齿轮啮合时,同时还与中心齿轮啮合。行星齿轮对均安装在行星支架上,因此整个系统有3个自由度,如果给定了两个输入轴的转速,转速分别传递给两个中心齿轮的转速,再通过与行星齿轮的啮合传递给行星架,最终行星架的转动带动输出齿轮转动,输出转速。
两个中心齿轮的转速和转向相对独立,行星支架的转动速度和转向则是由两个中心齿轮的差动决定其结果。
如图3所示,进行传动比计算:
输入轴一1的输入转速为:N2
输入轴二6的输入转速为:N1
行星齿轮一3的齿数为:Z3
行星齿轮二7的齿数为:Z2
中心齿轮一4的齿数为:Z4
中心齿轮二5的齿数为:Z1
行星架为:H
本机构的传动比计算和行星机构的计算相同,现假设一个负转动:NH
于是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宝松重型机械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宝松重型机械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062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建筑垃圾粉碎器
- 下一篇:一种能防止液体滴漏的移液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