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背光源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05588.1 | 申请日: | 2014-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763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25 |
发明(设计)人: | 杨爱强;林春芬;杨志强;杨三林;杨益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莱特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17/00;G02F1/13357;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苏友娟 |
地址: | 361100 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背光源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背光装置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源模组。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由液晶显示模块、外部驱动电路和背光源模组三大部分组成,而背光源模组是位于液晶显示器背后的一种部件,它的发光效果将直接影响到液晶显示模块视觉效果。
现有技术中,如图1所示的背光源模组包括扩散膜10、胶框20、LED线路板和导针30,胶框20的上表面黏贴扩散膜10,其下表面装设导针30,扩散膜10的型号为MB-633P,LED线路板装设在胶框20内,LED线路板与导针30电连接。LED线路板出射的光线经胶框20表面的扩散膜10向上扩散,从而发出光线。如上所述的背光源模组虽然结构简单,光线较为柔和,但是具有如下几个缺点:
一、厚度较大(厚度大于4mm);
二、LED数量多(数量为24颗),花费成本高;
三、消耗功率大,易发热;
四、扩散膜扩散效果较差,影响出光质量。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专门设计了一种背光源模组,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源模组,使其结构简单,厚度较小,成本降低,功率消耗减小且出光质量更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背光源模组,包括导光板、扩散膜、反射膜和LED插件,扩散膜的型号为AJ100,扩散膜覆盖在导光板的上表面,扩散膜的前、后两端均设有遮光膜,反射膜覆盖在导光板的下表面,导光板下表面设有定位柱,LED插件装设在导光板内,导光板的周缘设有包边膜。
背光源模组还包括增光膜,增光膜覆盖在所述扩散膜的上表面。
所述导光板后端中部开设弧形凹槽。
所述导光板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聚碳酸酯材料制成。
所述遮光膜覆盖在扩散膜的四周边缘上。
所述遮光膜为带粘性的遮光膜。
所述反射膜型号为RW100。
所述反射膜包括反射平面和反射凹凸面,反射凹凸面与反射平面相连,反射凹凸面相对反射平面呈突起状。
所述反射平面的材质包括聚碳酸酯PC、聚氯乙烯PVC、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共聚酯PETG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一、通过导光板取代胶框的使用,减小了背光源模组的厚度,使之更加轻薄;
二、采用LED插件,使LED数量减少,降低了花费成本;
三、降低了产品的消耗功率和发热量;
四、产品的整体性能稳定,发光效果匀称,出光质量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背光源模组的侧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反射膜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2至图4所示的一种背光源模组,包括导光板1、扩散膜2、反射膜3和LED插件4,扩散膜2的型号为AJ100,扩散膜2覆盖在导光板1的上表面,扩散膜2的前、后两端均设有遮光膜21,反射膜3覆盖在导光板1的下表面,导光板1下表面设有定位柱11,LED插件4装设在导光板1内,导光板1的周缘设有包边膜。
型号为AJ100的扩散膜2是以微结构原理形成视觉差异来达到扩散效果,不掉粉,也不分正、反入光面。该扩散膜2完全通过了高温高湿测验和冷热冲击试验,符合ROSH环保要求。该扩散膜2的透光性均匀,品质稳定,无黑白点,可以遮蔽导光板1上残留的污点。
背光源模组还包括增光膜,增光膜覆盖在扩散膜2的上表面,这样能够使光线以最适当的角度聚集向使用者,优化了出光质量。
为了适配液晶显示器按键的安装,此实施例的导光板1后端中部开设弧形凹槽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莱特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莱特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055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