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隔物温灸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505471.3 | 申请日: | 2014-08-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925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 发明(设计)人: | 李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清 |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74000 山东省菏泽***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隔物温灸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隔物温灸器。
背景技术
灸法是主要以艾叶为可燃材料或热源在腧穴或病变部位进行烧灼、温烤,以起到温通经络、调和气血、扶正祛邪作用的医疗保健方法,属于针灸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重要的传统疗法之一。艾因其气味芳香,性温易燃,且火力缓和,为灸法的最好材料。艾灸原理源自《本章正》指出“艾叶,能通十二经,……善于温中,逐冷,行血中之气,气中之滞”,对慢性虚弱性及风寒湿邪为患的病证为适宜。目前的施灸方法有艾炷灸、艾条灸、温灸器灸和温针灸之分,隔物灸是艾炷灸之一种,是指艾炷与穴位皮肤之间衬隔物品的灸法,通常以生姜、大蒜、草药等辛温芳香的隔物作衬垫,具有加强温通经络的作用,又不会使艾火直接灼伤皮肤。隔物灸的种类也很多,其名称通常随隔物作衬垫的物品而定,如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隔药饼灸等,施灸时既能发挥艾灸的作用,又能发挥药物的功能,因而具有特殊的疗效。但现有隔物灸大多适用在腹部、背部等平坦部位,如对四肢、关节等异形部位实施隔物灸则操作相对困难,费时费力,且艾灸治疗时产生的烟雾影响治疗环境。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隔物温灸器,不仅可在腹部、背部等平坦部位实施隔物温灸,对四肢、关节等异形部位实施隔物温灸也操作方便,省时省力,且艾灸时无烟雾污染治疗环境,能有效提高隔物温灸疗效。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隔物温灸器,其结构特点是一种隔物温灸器,包括隔热罩1、燃艾管3和底座4,隔热罩1为底端开口的圆桶形,隔热罩1顶壁底面中央固连有燃艾管3,燃艾管3上口与隔热罩1顶壁中心开设的通孔11连通,通孔11处设有孔塞2,隔热罩1顶壁上还开设有排烟孔12,隔热罩1下部侧壁上开设有进气孔13,排烟孔12、进气孔13处的隔热罩1内壁上设有过滤层8,底座4为上端、下端皆开口的圆桶形,底座4上口与隔热罩1下口螺接,底座4下口固设有底网6,底座4内壁上一体设有凸环41,凸环41上面放置有隔灰网5,底座4底面设有硅胶封闭圈7,硅胶封闭圈7的横截面为∩形;燃艾管3为金属材质,由上管31和下管32组成,下管32内径大于上管31外径,上管31上端、下端皆开口,上管31下端设有外翻边a,上管31下部外壁设有两条左右对应的滑道b,下管32网状结构,上端开口,开口处设有与上管31的外翻边a匹配连接的内翻边c,内翻边c内侧设有两个与上管31的滑道b配合滑动连接的滑块d,下管32上部连接有定位螺栓33,定位螺栓33上端穿过隔热罩1的顶壁,定位螺栓33顶端连接有定位螺帽34。
孔塞2上具有提手21。
过滤层8与隔热罩1内壁为粘接。
过滤层8是由活性炭层81、合成纤维层82复合制成,过滤层8与隔热罩1内壁连接时,过滤层8的活性炭层81的一侧连接隔热罩1内壁,过滤层8的合成纤维层82的一侧处于临空侧。
底座4外壁上设有固定绑带的固定环9。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省时省力,不仅可在腹部、背部等平坦部位实施隔物温灸,也适用在四肢、关节等异形部位实施隔物温灸,且艾灸时无烟雾污染治疗环境,能有效提高隔物温灸疗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5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过滤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隔热罩,11-通孔,12-排烟孔,13-进气孔,2-孔塞,21-提手,3-燃艾管,31-上管,a-外翻边,b-滑道,32-下管,c-内翻边,d-滑块,33-定位螺栓,34-定位螺帽,4-底座,41-凸环,5-隔灰网,6-底网,7-硅胶封闭圈,8-过滤层,81-活性炭层,82-合成纤维层,9-固定环。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隔物温灸器的细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清,未经李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0547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合并移动电机的电梯系统
- 下一篇:一种轴承滚子无磕碰上料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