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顶出复位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504789.X | 申请日: | 2014-09-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949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 发明(设计)人: | 宋栗栗;卢建生;薛峰;邬新桥;陈栗;周樱;束伟军;戎煜;刘伟;袁海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文光模具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33/44 | 分类号: | B29C33/4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2325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位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关于模具顶出系统复位机构,尤其适用于中小型高精度模具的顶出复位机构。
背景技术
已知市场上传统的模具顶出系统复位机构主要采取以下三种:1)模具一般都是靠弹簧使模具顶出系统复位,弹簧经过长时间的伸展、收缩而损坏,如不及时更换,导致模具的一系列损坏。2)顶出系统靠油缸复位,但是这种方式成本高、模具外观质量不好、每次模具上机后安装不方便、油缸容易漏油流入模具内,造成有镶块的模具清理起来很麻烦,造成塑料制品的报废。3)直接动定模合模,使其强行复位,大大减少模具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复位机构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顶出系统复位机构,是通过复位导向块与复位块上的耐磨块对插,使复位块带动复位调节板往下运动,来满足小型高精度模具的顶出系统的复位需求。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顶出系统复位机构,包括复位导向柱,复位块,耐磨块、复位调节块和定位块,复位导向柱固定在定模板上,复位块固定在动模板上,耐磨块固定在复位块上,动模固定在动模板中,定位块固定在动模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位块调节块固定在顶板上,模具合模,定模板带着复位导向块与复位块上的耐磨块对插,使复位块带动复位调节板往下运动,完成复位动。
所述的复位导向柱、复位块的材质为718钢,耐磨块的材质为Cr12。
本实用新型,可以满足中小型高精度模具的复位系统;降低成本、安装方便和提高模具使用寿命;降低模具的维修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复位导向柱、2动模板、3复位块、4耐磨块、5顶杆、6复位块调节块、7限位螺丝、8定位块、9定模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该机构由复位导向柱1,复位块3,耐磨块4、复位块调节块5、限位螺丝7、定位块8和固定内六角螺钉组成。复位导向柱1固定在定模板9上,复位块3固定在动模板2上,耐磨块4固定在复位块3上,动模固定在动模板2中,定位块8固定在动模上,复位块调节块6固定在顶板5上,模具合模,定模板9带着复位导向块1与复位块3上的耐磨块3对插,使复位块3带动复位调节板6往下运动,完成复位动作。
工作时,首先,复位导向柱1,复位块3,耐磨块4、定位块8、复位调节块6由线割加工出外形轮廓,然后,上面的螺丝孔可以通过钻床加工或普通铣床加工到位,复位导向柱1可以用M6-M12内六角螺钉固定在定模板2上,复位块3用M8-M12的限位螺丝7固定在动模板2上,耐磨块4用M5-M6螺丝固定在复位块3上,定位块8用 M6-M12螺丝固定在动模上,复位块调节块5固定在顶板5上。本实用新型结构,复位导向柱1和复位块3是重点,在模具合模过程中,定模板9带着复位导向块1与复位块3上的耐磨块4对插,使复位块2带动复位块调节板5往下运动,完成复位动作。复位导向柱1和复位块3的材料可以为45#、50#、718#、2738HH#、SKD61,耐磨块4、定位块8和复位调节块6的材料可以为Cr12、718#、SKD61。复位导向柱1、耐磨块4、定位块8和复位调节块6和的大小可以根据模具大小的实际情况而定,限位螺丝7可以为M6、M8,M10,M12,M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文光模具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文光模具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0478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敏性树脂加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小型单轴破碎机进料箱的机械开启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