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门极吸收抑制电路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04686.3 | 申请日: | 2014-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464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牛勇;张晋芳;陈宏;刘革莉;尹梅;赵一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永济新时速电机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1/06 | 分类号: | H02M1/06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 |
地址: | 0445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收 抑制 电路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IGBT抗干扰和过压保护技术,具体为一种门极吸收抑制电路模块。
背景技术
近年来,IGBT功率器件在电力变换电路中应用越来越广泛,IGBT工作在高电压和大电流状态下,周围电磁环境很复杂,来自IGBT驱动板的驱动信号在传输到IGBT的过程中,可能会受到电磁干扰,造成IGBT误导通或开关状态失控,进而造成电路故障或器件损坏;另外,IGBT在关断过程中,在C、E端子间会产生瞬间的电压上冲,这种瞬间的高反向电压有时高达几百到上千伏,对IGBT的安全工作造成极大威胁。现有技术中大部分低电压等级(3300V)的IGBT在应用时多是将门极吸收抑制电路设置在驱动电路板上。这种技术存在明显的缺点:1、抗电磁干扰能力较差,当驱动输出到IGBT的线路较长时,信号易受干扰,IGBT会误导通或开关失控;2、无过压抑制保护功能,IGBT可能因此损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目前IGBT功率器件所采用的保护电路抗电磁干扰能力差、无过压抑制保护功能使得IGBT容易误导通甚至损坏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门极吸收抑制电路模块。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门极吸收抑制电路模块,包括上管IGBT门极吸收抑制电路和下管IGBT门极吸收抑制电路;所述上管IGBT门极吸收抑制电路包括过压抑制电路和滤波吸收稳压电路;所述过压抑制电路包括单向过压抑制二极管D1、D2、D3、快速二极管D4及电阻R3,所述D3的阴极与D2的阳极相连接,D2的阴极与D1的阳极相连接;D1的阴极与上管IGBT的集电极相连接;D4的阳极与D3的阳极相连接;R3与D4的阴极相连接;R3的另一端与上管IGBT的门极相连接;所述滤波吸收稳压电路包括电容C1、C2、C3、C4、双向稳压二极管D7、D8以及电阻R1、R2;所述D7、R1、C1、C2分别连接在上管IGBT的门极和发射极之间,D8的一端与上管IGBT的门极相连接,D8的另一端通过R2与上管IGBT的发射极相连接;所述C3、C4的一端均与D8的另一端相连接;C3、C4的另一端均与上管IGBT的发射极相连接;所述下管IGBT门极吸收抑制电路包括过压抑制电路和滤波吸收稳压电路;所述过压抑制电路包括单向过压抑制二极管D11、D12、D13、快速二极管D14及电阻R13,所述D13的阴极与D12的阳极相连接,D12的阴极与D11的阳极相连接;D11的阴极与上管IGBT的发射极相连接;D14的阳极与D13的阳极相连接;R13与D14的阴极相连接;R13的另一端与下管IGBT的门极相连接;所述滤波吸收稳压电路包括电容C11、C12、C13、C14、双向稳压二极管D17、D18以及电阻R11、R12;所述D17、R11、C11、C12分别连接在下管IGBT的门极和发射极之间,D18的一端与下管IGBT的门极相连接,D18的另一端通过R12与下管IGBT的发射极相连接;所述C13、C14的一端均与D18的另一端相连接;C13、C14的另一端均与下管IGBT的发射极相连接。
上管IGBT和下管IGBT的门极吸收抑制电路原理相同,下管电路的集电极(C1)和上管电路的发射极(E)端子连接在一起。
过压抑制电路包括单向过压抑制二极管D1~D3(D11~D13)、快速二极管D4(D14)及电阻R3(R13),过压抑制二极管起稳压作用,D14为单向导通。在IGBT反向关断过程中,集电极C上的高电压瞬时尖峰超过D1~D3(D11~D13)击穿电压时,过压抑制二极管上的电压将被箝位稳定在额定电压上,此时,将有电流从集电极C经过过压抑制电路流向门极G,减慢IGBT关断速度,从而有效抑制反向过压的进一步上升,电阻R3(R13)起限流作用。
滤波吸收稳压电路包括电容C1~C4(C11~C14)、双向稳压二极管D7~D8(D17~D18)及电阻R1-R2(R11-R12),此电路有两部分功能,描述如下:
一方面,为防止栅极驱动电路出现高压尖峰,由D7(D17)、D8(D18)、R2(R12)、C3~C4(C13~C14)实现IGBT的G、E端子间驱动脉冲的箝位稳压,其稳压值一般与驱动电压值相近,保证将驱动电压箝位在20V以下。
另一方面,当IGBT关断时,IGBT的栅射电压很容易受IGBT和电路寄生参数的干扰,使栅射电压波动引起器件误导通,为防止这种现象发生,设计了由电阻R1(R11)、C1~C2(C11~C12)组成的阻容电路,不但能够吸收干扰,还可以通过调整C1~C2(C11~C12)电容值,改善IGBT开通和关断时的性能表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永济新时速电机电器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永济新时速电机电器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046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排渣刮泥机
- 下一篇:一种沉淀池浮渣清除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2M 用于交流和交流之间、交流和直流之间、或直流和直流之间的转换以及用于与电源或类似的供电系统一起使用的设备;直流或交流输入功率至浪涌输出功率的转换;以及它们的控制或调节
H02M1-00 变换装置的零部件
H02M1-02 .专用于在静态变换器内的放电管产生栅极控制电压或引燃极控制电压的电路
H02M1-06 .非导电气体放电管或等效的半导体器件的专用电路,例如闸流管、晶闸管的专用电路
H02M1-08 .为静态变换器中的半导体器件产生控制电压的专用电路
H02M1-10 .具有能任意地用不同种类的电流向负载供电的变换装置的设备,例如用交流或直流
H02M1-12 .减少交流输入或输出谐波成分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