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欧式项圈蓝牙耳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04018.0 | 申请日: | 2014-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316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才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才超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欧式 项圈 蓝牙 耳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技术领域,确切地说是一种欧式项圈蓝牙耳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耳机通常是横向收纳入耳式耳塞,不具有独特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纵向收纳入耳式耳塞的空间,将该空间有机结合到造型中达到提升独特性与美感兼备目的的项圈蓝牙耳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项圈蓝牙耳机,包括用以佩戴在颈部的项圈形耳机线圈,设于耳机线圈两端的机壳,带有播放控键与调节控键的音频播放器,具有麦克风,设有数据线插口和充电端口的充电电池,收于机壳内带有磁铁的入耳式耳塞,其特征在于:音频播放器、数据插口、充电电池固设于机壳内部,两个机壳末端空间内可纵向收纳入耳式耳塞,LED指示灯收于透明塑料件靠机壳内侧,机壳对应蓝牙信号接收器的位置上开有蓝牙信号入口,于对应麦克风的位置上开有声波入口,于对应数据线插口和充电端口的位置上开有用于数据传输及充电的插口,播放控键、调节控键、数据线与充电插口、拨动开关位于左侧机壳上,音量控键、接听控键位于右侧机壳。
作为优选,所述耳机线圈可以环绕于颈部,使整个耳机形成一个项圈状。
作为优选,所述LED指示灯藏于所述机壳末端透明塑料件内侧。
作为优选,所述耳机机壳可被机壳末端内部的磁铁吸合在一起,所述带有磁铁的入耳式耳塞可吸附于机壳末端内部的另一块磁铁上。
作为优选,所述入耳式耳塞收纳入机壳末端可纵向收纳入耳式耳塞。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技术特征可概述为:一种欧式项圈蓝牙耳机,包括项圈形耳机线圈,机壳,音频播放器,麦克风,数据线插口和充电端口的充电电池,耳式耳塞,其特征在于:音频播放器、数据插口、充电电池固定连接于机壳内部,两个机壳末端空间内与入耳式耳塞收纳连接,LED指示灯连接于透明塑料件靠机壳内侧,机壳对应蓝牙信号接收器的位置上开有蓝牙信号入口,于对应麦克风的位置上开有声波入口,于对应数据线插口和充电端口的位置上开有用于数据传输及充电的插口,播放控键、调节控键、数据线与充电插口、拨动开关位于左侧机壳上,音量控键、接听控键位于右侧机壳;所述耳机为项圈状;所述LED指示灯位于所述机壳末端透明塑料件内侧;所述耳机机壳与机壳末端内部的磁铁吸合连接在一起,带有磁铁的入耳式耳塞吸附连接于机壳末端内部的另一块磁铁上;所述入耳式耳塞收纳入机壳末端可纵向收纳入耳式耳塞。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蓝牙、音频播放、接听功能于一身,可以将两个入耳式耳塞纵向收纳到耳机机壳末端内空间,并且位于机壳末端的透明塑料件内侧的LED灯同时具有装饰与指示的双重作用,使得项圈蓝牙耳机外观更加独特、富有美感。
附图说明
图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耳机线圈; 2、耳机机壳;
3、播放控键; 4、调节控键;
5、接听控键; 6、入耳式耳塞;
7、透明塑料件; 8、音量控键;
9、数据线与充电插口; 10、拨动开关;
11、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
请参阅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项圈蓝牙耳机,包括用以佩戴在颈部的项圈形耳机线圈1,设于耳机线圈两端的机壳2,带有播放控键3与调节控键4的音频播放器,具有麦克风(图中未示出),设有数据线插口和充电端口9的充电电池,收于机壳内带有磁铁11的入耳式耳塞6,其特征在于:音频播放器、数据插口、充电电池(图中未示出)固设于机壳内部,两个机壳末端空间内可纵向收纳入耳式耳塞,LED指示灯收于透明塑料件7靠机壳内侧,机壳对应蓝牙信号接收器的位置上开有蓝牙信号入口(图中未示出),于对应麦克风的位置上开有声波入口(图中未示出),于对应数据线插口和充电端口的位置上开有用于数据传输及充电的插口,播放控键、调节控键、数据线与充电插口、拨动开关位于左侧机壳上,音量控键8、接听控键5位于右侧机壳。本实用新型更具独特性与装饰性。
但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可行实施例,并非用以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故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同理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才超,未经才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040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