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让重力发挥作用的摆臂式站、坐骑自行车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04007.2 | 申请日: | 2014-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561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孟祥祯 | 申请(专利权)人: | 孟祥祯 |
主分类号: | B62M1/10 | 分类号: | B62M1/10;B62M1/2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杰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2207 | 代理人: | 王小静 |
地址: | 300170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力 发挥作用 摆臂式站 坐骑 自行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交通工具领域,涉及一种让重力发挥作用的摆臂式站、坐骑自行车。
背景技术
现在普遍使用的自行车,大多是骑行人坐在鞍座上通过蹬踏脚蹬子使曲柄齿盘传动链条驱动飞轮前转至车轮前行,当然也有手、脚、身体共同用力驱动的新发明自行车及世界上各种千奇百怪的概念自行车,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看似不是缺陷的缺陷,就是都没有让骑行人自身重力发挥作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让重力发挥作用的摆臂式站、坐骑自行车,采用摆臂式结构,制造工艺简单,构造设计合理,同时还可降低制造成本,并能充分让骑行人自身重力发挥作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依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让重力发挥作用的摆臂式站、坐骑自行车,包括车架、车把、鞍座、前车轮和后车轮,所述的车架的中部固装有摆转同心轴,摆转同心轴左右两端向下分别装有左摆臂、右摆臂,左摆臂、右摆臂的前端车架上分别固装有左导向滑轮、右导向滑轮,左摆臂、右摆臂的下端分别装有左脚蹬、右脚蹬,左摆臂、右摆臂的内侧分别装有左曳带器、右曳带器,左曳带器、右曳带器可分别沿左摆臂、右摆臂上下调节;后车轮的轴皮两端对称装有左飞轮、右飞轮,左飞轮、右飞轮的外圈无齿且断面分别开有左U型槽、右U型槽,左钢绳带连接在左曳带器与左U型槽之间,右钢绳带连接在右曳带器与右U型槽之间,而且左钢绳带、右钢绳带的一端分别卷绕连接在左U型槽、右U型槽内。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左钢绳带的另一端与左曳带器连接,右钢绳带的另一端与右曳带器连接;
前述的左钢绳带的另一端绕过左导向滑轮再与左曳带器连接,右钢绳带的另一端绕过右导向滑轮再与右曳带器连接;
前述的左钢绳带的另一端绕过左导向滑轮再与左曳带器连接,而右钢绳带的另一端与右曳带器连接;或者右钢绳带的另一端绕过右导向滑轮再与右曳带器连接,而左钢绳带的另一端与左曳带器连接;
前述的左钢绳带、右钢绳带均由钢丝绳并排组成的带子构成,并且由左钢绳带、右钢绳带的一端形成的卷弹簧分别储纳在左U型槽、右U型槽内;
前述的车架上装有可调节移动放低的鞍座。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显著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以摆臂替代曲柄齿盘,以钢绳带替代链条,以无齿飞轮替代有齿飞轮,制造工艺简单,同时还降低了制造成本。当骑行人站骑时能利用身体的前后晃动(前倾后倾)使身体重心交替通过两下肢作用于左右摆臂前后摆动,分别拉抻两侧钢绳带驱动飞轮前转,车轮前行,这也是借助身体重力作用的结果。同时本实用新型采用沿摆臂上下可调节的曳带器,具有骑行时是否省力、调速的功能。即向上调节曳带器,骑行省力而做功弱,因此骑行速度慢;反之向下调节曳带器,骑行费力,但做功强,因此骑行速度快。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骑行人站姿、坐姿都能骑,能有效缓解单一姿势骑行的疲劳,骑行人省力。当骑行人站骑时,能充分让骑行人自身重力发挥作用,由于两摆臂互接驱动两飞轮,提高了骑行功效。同时,比传统的自行车还有明显的强身健体功能,对节能减排也是一个示范。要知道无数的、日积月累的电动车电池报废污染源处理,也给社会公众带来负担和麻烦。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摆臂、飞轮部分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左摆臂;1'.右摆臂;2.左飞轮;2'.右飞轮;3.左钢绳带;3'.右钢绳带;4.左导向滑轮;4'.右导向滑轮;5.左曳带器;5'.右曳带器;6.左脚蹬;6'.右脚蹬;7.前车轮;7'.后车轮;8.鞍座;9.车架;10.左U型槽;10'.右U型槽;11.摆转同心轴;12.车把。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孟祥祯,未经孟祥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040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