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级离心泵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503920.0 | 申请日: | 2014-09-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528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1 |
| 发明(设计)人: | 郭学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学文 |
| 主分类号: | F04D29/42 | 分类号: | F04D29/4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3 | 代理人: | 尚志峰 |
| 地址: | 410135 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级 离心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多级泵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级离心泵。
背景技术
多级离心泵是一种可实现较高扬程的常用水力机械,目前,普遍使用的多级泵一般是由平衡盘来平衡其轴向力,本身轴承不承担轴向力,由于多级泵在工作过程中会发生微观的变化,使平衡盘和平衡环不停的接触,容易造成设备不稳定运行,甚至危及到整个设备的安全。同时,由于要平衡轴向力,多级泵中的部分液体会外泄,造成部分容积损失,导致泵送效率下降。
此外,常规的清水多级泵较多的采用单壳体设计,泵一旦泄漏,高压水会直接喷射出来,带来安全隐患。另一方面,维修和保养需拆卸进出水管道,因此,维护和保养效率较低,工作量较大。
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泵送效率高、安全性好,以及维修和保养方便的多级离心泵,成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泵送效率高、安全性好,以及维修和保养方便的多级离心泵。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级离心泵,包括泵外壳结构及置于泵外壳结构内的转子部件结构,所述泵外壳结构包括装有轴承的轴向间隙调整系统、吸入泵盖、装有导叶的导流中段、装有末级叶片和自平衡系统的进出水段、导盖和装有轴承总成的轴承体,所述轴向间隙调整系统、吸入泵盖、装有叶片的导流中段、装有末级导叶和自平衡系统的进出水段、导盖和装有轴承总成的轴承体通过拉紧螺栓紧固形成一个整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级离心泵在一方面的改进,所述转子部件结构包括主轴、轴承挡套、轴套、首级叶轮、叶轮、轴套、轴承挡套及轴承,所述主轴、轴承挡套、轴套、首级叶轮、叶轮、轴套、轴承挡套及轴承的两端通过锁紧螺母固定在装有平键的主轴上,并由动力单元驱动转子做功。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级离心泵在一方面的改进,所述导叶的数量根据泵外壳结构内的压力大小而定,当压力大时,所述导叶的数量多;当压力小时,所述导叶的数量少。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级离心泵在一方面的改进,所述动力单元为电机。
上述结构的多级离心泵,包括泵外壳结构及转子部件结构,所述泵外壳结构包括装有轴承的轴向间隙调节系统、吸入泵盖、装有导叶的导流中段、装有末级导叶和自平衡系统的进出水段、导盖和装有轴承总成的轴承体,装有轴承的轴向间隙调节系统、吸入泵盖、装有导叶的导流中段、装有末级导叶和自平衡系统的进出水段、导盖和装有轴承总成的轴承体通过拉紧螺栓紧固形成一个整体。此结构的多级离心泵,与现有技术中的多级离心泵相比,具有泵送效率高、安全性好,以及维修和保养方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级离心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动力总成的多级离心泵结构图。
图1至图2中附图标记的对应关系为:
1 冷却水管 2 水冷轴承体 3 尾盖
4 自平衡系统 5 进出水段 6 末级导片
7 导流圈 8 导叶 9 叶轮
10 导流中段 11 首级叶轮 12 首级密封环
13 拉紧螺栓 14 吸入泵盖 15 轴向间隙调整系统
16 轴承挡套 17 机封盖 18 机封自循环水管
19 轴套 20 冷却室盖 21 平衡水管
22 动力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及图2所示的多级离心泵,其结构方面,包括泵外壳结构及置于泵外壳结构内的转子部件结构,所述泵外壳结构包括装有轴承的轴向间隙调整系统15、吸入泵盖14、装有导叶8的导流中段10、装有末级导片6和自平衡系统4的进出水段5、导盖和装有轴承总成的轴承体,具体而言,轴向间隙调整系统15、吸入泵盖14、装有导叶8的导流中段10、装有末级导片6和自平衡系统4的进出水段5、导盖和装有轴承总成的轴承体通过拉紧螺栓13紧固形成一个整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学文,未经郭学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039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