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照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02583.3 | 申请日: | 2014-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263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徳原直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芝照明技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29/02;F21V21/14;F21V23/04;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温旭;郝传鑫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照明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舞台或演播室等的演出用照明装置,例如有聚光灯(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1)。聚光灯的框体通过臂等支承为沿铅垂方向可转动。而且,在聚光灯上,从靠近照射口开始依次设置有作为热源的LED(Light Emit 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等发光元件、对从发光元件产生的热进行散热的散热部。
非专利文献1:“东芝照明技术工程株式会社∣艺术照明∣产品目录∣LED灯∣E-CORE LED聚光灯10000系列,”[online],[平成26年1月16日检索],互联网URL:<http://www.lte.co.jp/art/catalogue/led/led_spl_10000.htm>
然而,当聚光灯的姿势为照射口朝向铅垂方向上方的姿势时,作为热源的发光元件位于散热部的上侧位置。此时,由于从发光元件产生的热上升,导致散热部的散热效率下降,照明装置整体的温度会升高。因此,在这种聚光灯中使用大尺寸散热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散热部的尺寸的小型化的照明装置。
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具备框体,该框体形成有照射口。照明装置具备设置在框体内且向照射口发出光的发光元件。照明装置具备散热部,该散热部相对于发光元件设置于照射口位置的相反侧且用于释放发光元件的热。照明装置具备支承部,该支承部将框体支承为沿铅垂方向可转动。照明装置具备检测框体的姿势的检测部。照明装置具备控制部,该控制部进行如下控制:在检测部所检测到的框体的姿势为照射口朝向铅垂方向上方的预定姿势时,使从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的光量减小。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能够期待获得能够实现散热部的尺寸的小型化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A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装置的外观的一例的图。
图1B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装置的外观的一例的图。
图2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装置的结构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3是用于说明将光学部件的光轴延伸方向和铅垂方向之间的角度成为0°的框体的姿势作为朝上姿势的情况的图。
图4A是表示外壳形状的其它例子的图。
图4B是表示外壳形状的其它例子的图。
图5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装置的控制部所执行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装置的结构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7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装置的结构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8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控制部的功能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中:10-照明装置,11-框体,13-照射口,14-臂,21-光学部件,21a-光轴,22-发光元件,23-驱动电路,24-控制部,25-散热部,26-检测部,27-开关,27a-按钮,28-球体,29-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的第1~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装置10具备框体11,该框体11形成有照射口13。照明装置10具备设置在框体11内且向照射口13发出光的发光元件22。照明装置10具备散热部25,该散热部25相对于发光元件22设置于照射口13位置的相反侧且用于释放发光元件22的热。照明装置10具备作为支承部的一例的臂14,该臂14将框体11支承为沿铅垂方向可转动。照明装置10具备检测框体11的姿势的检测部26、41。照明装置10具备控制部24,该控制部24进行如下控制:在检测部26、41所检测到的框体11的姿势为照射口13朝向铅垂方向上方的预定姿势时,使从发光元件22发出的光的光量减小。
而且,在下面说明的控制部24进行如下控制:在检测部26、41所检测到的框体11的姿势为预定姿势(朝上姿势)时,使发光元件22熄灭。
而且,在下面说明的检测部26具备从一端遍及另一端形成有空洞的外壳29。而且,检测部26具备开关27,该开关27具有设置在外壳29的一端侧且施加有预定力F以上的力时被按压的按钮27a,并且在按钮27a被按压时输出表示框体11的姿势为朝上姿势的信号(ON信号)。而且,检测部26具备球体28,该球体28配置在外壳29的空洞内,随着外壳29的姿势并根据自身所受的铅垂方向的重力而在空洞内移动,当框体11的姿势为朝上姿势时,可对按钮27a施加预定力F以上的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芝照明技术株式会社,未经东芝照明技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025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